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院2006~2009年心脏移植手术15例,现将麻醉管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扩张性心肌病13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所有患者诊断为心功能Ⅳ级。终末期心脏病。入院时活动明显受限。夜间不能平卧。颈静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A12A(heat shock protein A12A,HSPA12A)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采用脓毒症小鼠肝组织RNA测序的公共数据库,以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Hspa12a和多种载脂蛋白的mRNA表达变化。②采用 6~8周龄Hspa12a基因敲除(Hspa12a knockout,Hspa12a-/-)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5 mg/kg诱导内毒素血症,以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注射小鼠为对照组,分为NS-WT组、NS-Hspa12a-/-组、LPS-WT组和LPS-Hspa12a-/-组;LPS作用6 h后,收集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迹和RT-PCR分析其中HSPA12A、 ApoA1、ApoB、ApoM表达水平;分离血清,测定肝功能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③WT鼠原代肝细胞过表达Hspa12a后,使用LPS(500 ng/mL)作用于肝细胞模拟内毒素血症肝损伤模型,6 h后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的ALT和AST水平。④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脓毒症肝损伤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ALT、AST、HDL-C和LDL-C的差异。结果: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脓毒症小鼠肝脏Hspa12aApoa1ApobApom的mRNA表达下降。②与NS-WT组相比,LPS-WT组肝组织出现明显损伤(P < 0.001)、炎症病灶数量增多(P < 0.01)、血清 ALT(P < 0.05)和 AST(P < 0.01)升高,同时肝组织中 HSPA12A 表达显著下降(P < 0.05);而与 LPS-WT组相比,LPS-Hspa12a-/-组肝脏病理变化更严重(P < 0.05)且血清ALT(P < 0.01)和AST(P < 0.05)水平升高,HDL-C和 LDL-C水平下降(P < 0.01),肝组织载脂蛋白(ApoA1、ApoB、ApoM)表达降低(P < 0.05,P < 0.01)。③体外实验中LPS作用使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01),而过表达Hspa12a能够减轻LPS作用引起的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1)。 ④临床数据显示,出现脓毒症肝损伤的患者血浆中ALT和AST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01),HDL-C和LDL-C水平显著下降(P < 0.001)。结论:内毒素血症导致肝脏HSPA12A表达下调,其介导了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过表达Hspa12a能够保护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维持肝脏载脂蛋白及脂蛋白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53.
颈内静脉触诊穿刺法丁正年**现在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麻醉科(210029)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常以胸锁乳突肌作为定位标志。作者通过触诊进行颈内静脉穿刺近100例,1次成功率达90%,未遇并发症,兹介绍如下。方法使病人去枕平卧,或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手术台...  相似文献   
54.
麻醉药对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使用的各种麻醉药除氧化亚氮、吗啡、芬太尼类外,或多或少对听觉诱发电位有影响.在吸入麻醉药中以异氟醚的影响最重,安氟醚、氟烷次之,七氟醚的影响则较轻.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异丙酚、安定类、巴比妥类以及依托咪酯和安泰酮均可以影响听觉诱发电位.局麻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亦可使听觉诱发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预防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3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N组: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5 mL;P组:诱导前静注长托宁0.5 mg;G组:诱导前静注格拉司琼3 mg。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N组、P组和G组术后24 h内分别有15例(33.3%)、3例(6.7%)和6例(13.3%)发生恶心呕吐。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组和G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分级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组和G组发生率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可有效减少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PETCO2对顺式阿曲库铵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三组,全麻诱导后均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mg/kg,三组分别采用过度通气、低通气和正常通气使患者的目标PETCO2分别稳定在25mm Hg(过度通气组,A组)、60mm Hg(低通气组,B组)和35~40mm Hg(正常通气组,C组)。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达到最大时的时间、肌松最大作用持续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B组肌松作用达到最大时的时间为(3.62±0.86)min显著短于A组[(4.48±1.07)min]和C组[(4.49±1.31)min](P<0.05)。A组肌松最大作用持续时间为(19.61±5.90)min,明显短于B组[(23.92±5.01)min]和C组[(22.53±8.41)min](P<0.05)。A组恢复指数为(10.51±2.71)min,明显低于B组[(14.89±5.22)min]和C组[(13.48±3.98)min](P<0.05)。结论过度通气情况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达到最大时的时间不变但肌松持续时间缩短,而低通气情况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达到最大时的时间缩短但肌松持续时间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高表达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对内毒素血症所致心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 (1)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HSPA12B在HSPA12B转基因(HSPA12B Tg)鼠心脏中的表达;(2)HSPA12B Tg和野生型(WT)对照鼠均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0mg/kg,6h后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3)LPS注射后6h,收集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组织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1)HSPA12B Tg鼠心肌组织中HSPA12B表达较WT鼠升高12倍(P〈0.01);(2)LPS使WT和HSPA12B Tg鼠心功能均显著下降,但与WT鼠比较,HSPA12BTg鼠的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射血分数(EF)增加了56.0%,缩短分数(FS)增加了72.5%;(3)LPS使WT和HSPA12B Tg鼠心肌间质中白细胞浸润,但与WT鼠比较,HSPA12B Tg鼠的心肌间质中白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45.1%(P〈0.05)。结论 HSPA12B高表达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减轻白细胞在心肌间质的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嗜铬细胞瘤手术中预先给予酚妥拉明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患者19例,ASAⅡ~Ⅲ级。根据应用酚妥拉明方法的不同分成Ⅰ、Ⅱ两组,其中Ⅰ组9例,Ⅱ组10例。根据血压情况,Ⅰ组泵注0.08%酚妥拉明;Ⅱ组在分离瘤体前2min给予酚妥拉明10mg。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化给予乌拉地尔或艾司洛尔。记录麻醉前(T0)、探查肿瘤前(T1)、探查肿瘤时(T2)、肿瘤血管阻断时(T3)和术毕(T4)5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T0)无统计学差别(P〉0.05);术中肿瘤探查前(T1)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肿瘤探查时(T2),Ⅰ组的MAP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Ⅱ组(P〈0.05);肿瘤血管阻断后(T3)和术毕时(T4),两组的MAP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R均于插管后升高(P〈0.05),肿瘤探查时达峰值(P〈0.01),至手术结束时仍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VP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酚妥拉明和乌拉地尔的用量明显多于Ⅱ组(P〈0.01);两组间艾司洛尔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针对嗜铬细胞瘤术中分离瘤体时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手术步骤,预先给予酚妥拉明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其他降压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59.
患者82岁,女,因"进食时颈部不适3月余",诊断为左侧甲状腺肿大,需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前患者一般活动良好,无胸闷、胸痛病史,高血压病史8年、糖尿病史5年,可疑冠心病.  相似文献   
60.
氨甲环酸对心肺转流患者手术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A)对心肺转流(CPB)术中出血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五组:TA100、TA75、TA50、TA25、TAO组,TA剂量分别为100、75、50、25、0 mg/kg,每组20例.除TA0组外,其他四组均于诱导后切皮前静注TA.记录术前、术毕、术后12 h血细胞比容(Hct),记录CPB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用量、术后12 h心包及纵隔引流量、输血量等.结果 与TA0组比较,其他四组术中出血量及红细胞用量、术后12 h心包引流量及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前使用TA 25~100 mg/kg可以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