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是寻常痤疮最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有皮肤磨削、化学剥脱、微针疗法、组织填充术、外科疗法等。近年来,激光、强脉冲光及射频疗法逐渐被用于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芒果皮炎(mango dermatitis)是因为食用或接触芒果所导致的速发型接触性皮肤反应~([1])。我科收治芒果致老年接触性皮炎3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0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7~91)岁。患者食用芒果后(2~72)小时发病。23例为首次发病,7例为有两次以上发病经历。临床表现为轻度16例:仅在唇红及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PV16 E7对A431表皮鳞癌细胞Smad7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的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转染并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7的A431细胞,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及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并比较转染前后A431细胞中Smad7的表达。结果 A431细胞中Smad7的表达强度随转染HPV16 E7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Smad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存在胞浆向胞核移位的现象。结论稳定高表达HPV16 E7后的A431细胞中Smad7表达水平升高,并可以影响Smad7的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4.
收集我院皮肤科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472例住院药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明确单一药物过敏者225例(47.67%),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癫痫类和中药为主。非重症药疹363例(76.91%),表现为发疹型145例,荨麻疹型39例,固定性药疹45例,多形红斑型51例;重症药疹109例(23.09%),其中Stevens-Johnson综合征53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16例,药物超敏综合征12例,红皮病型28例。95.76%药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非重症型与重症型药疹二组使用剂量有显著差异性,部分联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99.58%患者治愈,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样小鼠模型,研究羊藿苷(icariin,ICA)对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髓鞘脱失及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含0.2%(质量分数) cuprizone的饲料饲喂C57BL/6小鼠5周,制备脱髓鞘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ICA(25、50 mg/kg),持续5周。用Y迷宫和旷场试验进行行为学检测,油红O染色检测髓鞘脱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表达、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uprizone模型组小鼠在Y迷宫试验中的自发性交替反应率减低(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在旷场试验中的自发活动总路程延长(高活动性阳性症状);胼胝体部位髓鞘脱失,MBP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ICA灌胃给药5周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空间工作记忆能力和高活动性阳性症状,减轻胼胝体部位髓鞘脱失,增高MBP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 ICA能够改善cuprizone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高活动性阳性症状,其机制与减轻脑白质髓鞘脱失和拮抗神经炎症有关,提示ICA具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太田痣又可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色素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但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被大众所认可。本文对太田痣的发病机制和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新进展以及影响疗效的一些因素进行总结,为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副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颈部散发黄白色丘疹伴点状白色萎缩斑3年,于2015年8月7日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颈部出现数个非毛囊性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部分皮损逐渐变白,形成轻度点状萎缩斑,皮损不能自行消退,未予任何治疗。发病前无局部炎症性皮肤病病史,无长期日晒史,皮损无季节变化,无其他特殊疾病史,  相似文献   
8.
正腋毛癣是由纤细棒状杆菌侵犯腋毛,偶犯及阴毛的一种非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本病多见于热带、温带地区,在寒冷、干燥地区少见。笔者收治1例入伍新兵腋毛癣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吉林籍战士,因左侧腋窝多汗、异味2年,加重1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诱因发现左侧腋窝出现异味,夏季和运动后加重,患侧腋窝衣服变黄,近2月自觉出汗增多,异味明显加重,1周前洗澡时发现左侧腋窝腋毛干上附着黄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羊藿黄酮(epimedium flavonoids, EF)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artery occlusion, 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大鼠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EF中、高剂量(100、200 mg/kg)给药组,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组,于2VO术后24 h开始灌胃给药,一天1次,连续给药6周。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磁共振观察各组大鼠脑白质损伤变化,坚牢蓝(luxol fast blue, LFB)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胼胝体部位髓鞘结构变化。结果 新物体实验结果中模型组大鼠分辨指数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分辨指数明显升高。磁共振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白质胼胝体及视束部位纤维束受损,EF给药能明显保护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减轻2VO术后脑白质损伤。LFB染色结果显示,长期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引起大鼠胼胝体部位髓鞘结构紊乱,而EF给药后可显著减轻髓鞘脱失现象。结论 EF可减少2VO术后大鼠脑白质髓鞘结构异常,减轻脑白质损伤,进而改善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项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76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观察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比较两组PASI10与PASI≤10患者MS发病情况以及其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MS患病率为32.9%,对照组MS患病率为10.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FPG分别为(25.24±3.60)kg/m~2、(6.13±1.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2.94±3.05)kg/m~2、(5.32±1.07)mmol/L;而SBP、DBP、TG、HDL-C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ASI10与PASI≤10的MS患病率、BMI、FPG、SBP、DBP、TG、HDL-C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MS的患病率较高,且MS相关生化指标与普通人群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