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59篇
  免费   1933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耳鼻咽喉   267篇
儿科学   305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699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5107篇
内科学   3313篇
皮肤病学   323篇
神经病学   620篇
特种医学   1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38篇
综合类   10722篇
预防医学   4067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4146篇
  39篇
中国医学   4012篇
肿瘤学   915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777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896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562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882篇
  2013年   1678篇
  2012年   1866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1965篇
  2009年   2002篇
  2008年   1938篇
  2007年   1941篇
  2006年   1748篇
  2005年   1741篇
  2004年   1728篇
  2003年   1586篇
  2002年   1271篇
  2001年   1311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747篇
  1997年   600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64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391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232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197篇
  1984年   191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19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9篇
  1965年   26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射线摄影表现。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术前完成双侧乳腺X射线常规摄影,分析患者X射线影像学特征(肿块形态、边缘、钙化形态)。借鉴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X射线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乳腺X射线检查诊断正确39例,诊断准确率为78%,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肿块30例,肿块伴钙化6例,单纯钙化3例。肿瘤形态:类圆形23例,不规则形9例,分叶状4例;肿瘤边缘:清楚8例,模糊23例,毛刺5例。结论 X射线在诊断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当病灶在X射线上表现为单纯性肿块,病灶呈类圆形,边界较模糊,较少出现钙化时,多有助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r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10nlH瑞替普酶+lOml注射用水,静脉注射,嘱缓慢注射,30分钟后重复上述剂量;对照组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注后,链激酶150万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lOOml中1小时内泵入。之后两组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连续5~7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溶栓后再通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0年在本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控制病情用的时间、治愈所用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治疗组肠炎症状控制时间和治愈持续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显著,可以广泛用于临床对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RIPAS阑尾炎(RIPASA)评分对可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断的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150例分别以Alvarado评分和RIPASA评分进行评估,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以7.5分和7分定义为RIPASA和Alvarado评分的最佳界值,RIPASA评分和Alvarado评分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阑尾阴性切除率分别为(97.50%、81.42%、85.71%、96.61%、90.30%、14.29%)和(68.75%、87.14%、85.93%、70.93%、73.80%、14.06%);使用RIPASA和Alvarado评分对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评估结果与综合临床诊断结果相关联,且RIPASA评分关联程度明显高于Alvarado评分(P0.05)。结论 :急诊医师使用RIPASA评分对中国大陆地区东方人种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辅助诊断优于Alvarado评分。  相似文献   
996.
总结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检查转运经验及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组建专人CT转运小组;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人员、物资、环境准备;转运时病情观察、仪器设备管理配合,以及加强CT检查管理;转运后环境及物品的消毒防控管理等。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行98次转运,有1例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后成功转运,其余均顺利转运,转运期间均未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感染。  相似文献   
997.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脏各类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治愈性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取得疗效,但因其服药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多,故而临床治疗上需寻求其他治疗手段。传统医学中未曾记载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病名,临床通过其症状分析,将其归属如"喘证""水肿""痰饮"等疾病中。中医治病需因证施治,力求阴阳平衡;然三焦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道路堵塞则百病丛生,道路通畅则百病易除,临床诸多医家通过调理三焦,调畅气血津液,调和脏腑祛病强身。文章归纳整理近些年相关报道,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证型出发,结合三焦理论与临床运用,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三焦辨证论治关系,为今后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分为两组,第一组建议剂量0.2mL/kg行3D-STIR-SPACE扫描(对照组),第二组低剂量0.1mL/kg行3D-DIR-SPACE扫描(研究组),两组均行2D-STIR实图重建扫描。在2D-STIR实图像上测量计算神经、血管、淋巴的SI、SNR(将信号相近的淋巴与血管定义为组织1,将信号低于淋巴的血管定义为组织2),统计神经与组织1/2间的差异,比较神经在3D-DIR/STIR-SPACE平扫下的CNR且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与组织1、组织2在2D-STIR图像上的SI分别为274±37.49、654.20±145.85、267±49.56,SNR分别为267.83±65.62、638.17±202.90、261.03±71.83,神经与组织1在SI、SNR上有明显差异(P1=0.00),神经与组织2在SI、SNR上无明显差异(P2=0.77/0.93)。3D-STIR/DIR-SPACE在臂丛平扫中的CNR分别为89.85±50.36、72.02±34.63,没有明显差异(P=0.06),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分别为4.55±0.50、4.72±0.45,无统计学差异(P=0.10)。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扫描在降低剂量的同时能获得达到诊断效果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考察不同配伍比例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0∶1、1∶1、2∶1、3∶1、5∶1、1∶2、1∶3、1∶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29∶71),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μL,柱温为30℃。【结果】葛根素在0.031 9~0.816 8 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89 5×10~7X-1.832 7×10~6(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1%,相对标准偏差(sR)为1.28%;与黄芪—葛根药对0∶1配伍比组(葛根单煎液)相比,加入黄芪的各配伍比组葛根素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并随黄芪在药对中比例的增高而上升,但非倍增关系。其中,药对以5∶1配伍时,葛根素含量最高,配伍比为3∶1、2∶1、1∶1时次之(与0∶1配伍比组比较,P 0.01)。【结论】黄芪与葛根进行配伍对葛根素的煎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