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42篇
  免费   1898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耳鼻咽喉   232篇
儿科学   287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706篇
口腔科学   302篇
临床医学   4958篇
内科学   3312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498篇
特种医学   1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965篇
综合类   10607篇
预防医学   4017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4056篇
  45篇
中国医学   3887篇
肿瘤学   936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23篇
  2022年   639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876篇
  2018年   877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837篇
  2013年   1638篇
  2012年   1815篇
  2011年   1924篇
  2010年   1907篇
  2009年   1973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928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740篇
  2004年   1761篇
  2003年   1608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329篇
  2000年   1081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59篇
  1995年   555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251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72篇
  1985年   195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87篇
  1982年   157篇
  1981年   118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40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6篇
  1965年   26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使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临床护理工作很辛苦,又是白班又是夜班,生物钟颠倒,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占护理群体的60%-70%。护士面对知识的更新,医疗纠纷的增多,患者需求的增加及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剧增。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如何应对,这至关重要,这将关系到你的身心健康。如何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更好地满足工作、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
DA→LEW大鼠肝脏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技术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崇福  窦科峰  刘永康  李昆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78-280,F0004
目的: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改进其手术技巧,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近交系雄性DA大鼠60只,Lewis大鼠120只,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Lewis大鼠为供体(n=30),Lewis大鼠为受体;B组60例:DA大鼠为供体(n=60),Lewis大鼠为受体。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肝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成功率、平均存活时间、术后第1、3、5、7和10 d各时相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移植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84/90);总耗时(90.0±15.0)min;无肝期时间(14.2±2.6)min;平均存活时间A组超过100d,B组(16.2±1.4)d;术后第5 d B组血清ALT和TBIL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移植肝脏病理检查有明显的排斥反应,而A组没有。结论:DA→LEW(Lewis)大鼠的品系组合是稳定的肝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改进手术技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3.
8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nchenghao decoction (YCHD, 茵陈蒿汤) and S-adenosy-L-methionine (SAM) in treating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TCP)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of perinatal newborn babies. Methods: Sixty in-patients of TC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group A treated with YCHD and the group B treated with SAM. The symptom of itching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including glycocholic acid, bilirubin and transaminase, were observed after 3 weeks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perinatal newborn bab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deliver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of itching, serum levels of glycocholic acid, bilirubin and transaminas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0.05) in both groups, and the prognosis of newborn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milar (P>0. 05). Conclusion: Both YCHD and SAM could effectively treat ICP. The former is rather cheaper, so it is more feasible for spreading.Original article on CJITWM (Chin) 2004 ;24(4):  相似文献   
85.
分析3例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下腔静脉、门静脉开放时发生高钾血症致心跳骤停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和重新认识蝶骨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癫痫患者在常规EEG的基础上加用蝶骨电极描记。结果104例中常规电极EEG正常57例(54.8%),异常47例(45.2%),其中痫样放电22例(46.8%)。加用蝶骨电极EEG:正常43例(41.3%),异常61例(58.7%),其中不同形式的痫样放电42例(68.8%),(包括蝶骨电极 深呼吸9例、蝶骨电极 剥夺睡眠4例出现痫样放电)。有22例为常规EEG正常者。将本组常规电极EEG与加用蝶骨电极EEG比较:后者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比前者提高,经,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癫痫患者EEG痫样放电的阳性率除与描记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记录电极与致痫灶的位置有密切关系。由于蝶骨电极可抵达卵圆孔附近,所以更易引出颞叶底、内侧面的异常脑电活动。另外,由于皮层各区通过大量的联络纤维和联合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皮层网络,都不可缺少的与边缘系统联系,额叶的许多传入与传出纤维也与边缘系统相连,故有部分发作表现与颞叶癫痫相似,因此,加用蝶骨电极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7.
黄西戎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01-1001,991
目的 为临床提供具有有效 ,简便 ,经济 ,可靠和及时等优点的治疗方法。 方法 深圳市计划生育中心自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收集的急性生殖器的淋病双球菌感染 80例 ,分为A组淋沙星 0 .8g顿服次日口服强力霉素片0 .1g ,2次 /d ,服 5d为 1疗程和B组用淋沙星 0 .1g× 8片 ,1次顿服。 结果 A组 40例全部治愈 ,涂片复查全部阴性 ;B组经治后仍有 12例未阴转 ,再改用A组方法治疗 ,5d后复查阴性。 结论 本组 80例 ,全部口服药物治疗 ,方便 ,经济 ,疗程短 ,疗效好 ,不需住院 ,疗效显著 ,且病人自愿接受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9.
急性重症结肠炎的结肠次全切处:术积极治疗的20年经验@黄广建  相似文献   
90.
陈文山  罗武陵  刘丹  黄大春 《重庆医药》2009,38(13):1702-1703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在无淋巴结转移的DukesB期患者中,有30%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DukesC期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0%左右。大肠癌术后复发多在吻合口、盆腔内、会阴部等部位,多因为手术未完全清除肉眼没有见到的微小转移灶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