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辐射防护药物研究中,如何推断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对人体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是否有效,至今是一个尚未解决的课题。曾经进行了多种途径的探讨,如观察药物对肿瘤放疗病人的放射损伤的保护,用人的离体细胞培养试验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等,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一定的问题。但仍不够完善。有必要开展更多方面的工作,为抗放药物的人体效价推理提供更为充分的  相似文献   
12.
DNA修复不均一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DNA致伤因子,如电离辐射、紫外线、多种化学物质等。细胞的内源化学反应产物及复制或重组过程的错误亦可导致DNA的自发损伤。最常见的DNA损伤类型包括链断裂、链内及链间交联、DNA-蛋白质交联、嘧啶二聚体、碱基改变、碱基丢失、碱基修饰等。如果这些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辐射对遗传的影响,放射线影响研究所进行了广泛而长期的研究。本文报告了自1976年至1983年遗传生化学的调查结果。观察对象分为两组: 1.近爆心受照(调查)组:父母亲(或一方)在广岛长崎受照射时位于距爆心2000米以内,在1946年5月以后所生的全部子女,达12岁时进行检查。双亲所受剂量合计平均为γ线76拉德,中子11拉德。2.远爆心受照(对照)组:父母亲(或一方)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时位于距爆心2500米以外与第一组同时期所生的子女,按第一组对象的性别、年龄匹配选出。双亲所受剂量合计在1拉德以下。对两组人员用ACD抗凝采血,分离血浆与红细胞。用淀粉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及等  相似文献   
14.
魏康 《健康博览》2007,(5):13-13
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二十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口号是“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旨在提高公众对被动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常见并发症     
我们知道,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经常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将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即肺心病。下面就肺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和肺心病治疗等内容,向老年朋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的淋巴细胞是一种辐射敏感细胞。它在照射盾的数量及质量的变化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围绕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关于照射后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变化也有不少报导。不过不同作者研究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寻找一个评价放  相似文献   
17.
照射后骨髓、小肠等放射敏感组织的DNA合成的变化是放射损伤的基本环节之一。硫辛酸二乙胺基乙酯(以下简称“225”)是一个照前照后使用都有效的抗放药物,它对受照射动物放射敏感组织的DNA含量及DNA合成是否有所改善,对不同组织的保护效应有无差别,对正常动物的DNA合成有什么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深入探讨“225”的抗放作用原理可以提供一些初步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同源但辐射敏感性不同的小鼠乳癌细胞SK-1和SX-9,观察其对随后较大剂量照射所引起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结果,具有辐射抗性的SR-1细胞经5mGy或1cGy低剂量顶照射后,能显著降低随后3Gy照射诱发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而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缺陷的电离辐射敏感细胞SX-9,经相同处理后,并不减轻随后的较大剂量照射所诱发的基因突变率.表明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的细胞,对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能力差.  相似文献   
19.
在人体衰老过程中,机体各系统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免疫系统的变化较为明显。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研究其功能变化对研究衰老及抗衰老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用紫外线照射,造成细胞DNA损伤,在加入羟基脲抑制DNA半保留复制合成的前提下,通过~3H-TdR参入率测定人淋巴细胞DNA期外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的变化,以此来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的人淋巴细胞DNA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细胞老年人无肿瘤和内分泌病病史,青年人为献血者,取出的静脉血肝素抗凝,然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分离出淋巴细胞。将细胞加到含植物血凝素(PHA)的1640培养液中,培养3天后测定  相似文献   
20.
电离辐射引起人淋巴细胞转化活力下降已有多篇报告证实,多数作者都获得照射剂量与淋转抑制程度间的线性关系。但不同种属动物的淋巴细胞对射线反应存在差异,这对辐射敏感性的研究有一定价值。弥猴是接近于人的重要实验动物之一,但关于猴的淋转辐射效应尚未见报导。本文用离体猴血为材料,观察其淋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并与人、狗的材料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