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目的]研究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对人髓核细胞衰老的影响,进而探讨NDRG2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过表达NDRG2基因稳定感染髓核细胞。设立正常髓核细胞组(空白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慢病毒感染髓核细胞组(对照组)及过表达NDRG2慢病毒感染髓核细胞组(实验组)。Western blot检测NDRG2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1)染色检测髓核细胞衰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髓核细胞周期变化,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并分析髓核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正常髓核细胞感染过表达NDRG2慢病毒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感染效率在95%以上;感染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示NDRG2表达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SA-β-gal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MTT生长曲线显示慢病毒感染后髓核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减慢,潜伏期延长,缓慢进入对数期;细胞周期结果示实验组G0/G1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S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基因过表达的髓核细胞衰老速度明显加快,提示NDRG2可能通过调控髓核细胞的衰老参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为椎间盘的退变生物学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探讨活跃期胎头浮动系统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按产程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处理。观察2组活跃期时间、活跃期胎头下降速度和产后2、24 h出血量,剖宫产率、宫颈裂伤、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短、活跃期胎头下降速度快及产后2、24 h出血量少、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P<0.05或P<0.01);观察组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活跃期胎头浮动初产妇系统干预,可加速胎先露下降,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3.
目的:探讨舌脉诊数据在失眠不同证型中分布规律,为同病异治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搜集失眠为主症的398例医案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舌象脉象信息和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分析、R×C卡方检验和关联规则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失眠高频证候舌脉数据。结果:选取以失眠症为主症的医案中出现频数较高且典型的三种证候进行,证候类型分别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和痰瘀互结型。其中78例肝郁气滞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红舌、舌胖大、苔薄白或薄黄、脉弦;65例心脾两虚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白舌、舌胖或带有齿痕、苔白或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49例痰瘀互结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舌质暗或紫、舌胖大、苔白或黄腻、脉弦滑。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肝郁气滞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红、苔白、脉弦;心脾两虚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白、苔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痰瘀互结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暗紫、苔白腻、脉弦滑。结论:在失眠症医案中,失眠症的三类典型临床常见证候的舌质、舌苔、脉象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三种不同证型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辨证疾病证候提供辨识度高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4.
中胸部硬膜外阻滞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硬膜外阻滞后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明显降低 ,但其血浆儿茶酚胺反应如何以及与心血管反应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资料和方法18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随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 (E G组 )或单纯全麻 (G组 ) ,每组各 9例。方法 :均无术前用药。E G组病人行T1 0~ 1 1 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使阻滞节段大于T6~ 1 2 。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全麻诱导 ,气管插管 30s完成。N2 O、异氟醚和维库溴铵维持全麻。G组除无硬膜外阻滞外 ,均与E G组相同。麻醉前、全麻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和 5min取动脉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和…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应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质粒(pHGF)对大鼠放创复合伤进行基因治疗,探究其促愈作用。方法 120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单伤组、伤照组、伤照+阳性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金因肽)治疗组(JYT组)和伤照+pHGF治疗组(HGF组),每组30只。大鼠经致伤和照射后建立放创复合伤模型,建模后即刻HGF组在创面一次性给予pHGF质粒,JYT组给予金因肽治疗,伤照组给予等体积的PBS。伤照后3、7、14、21、28和35 d描记伤口面积、检测外周血象和伤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病理检测和伤口肉芽组织毛细血管计数,研究pHGF对大鼠放创复合伤的促愈作用。结果 伤照后3、28及35 d,大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伤照后11 d内,HGF组伤口相对面积小于或显著小于伤照组(P<0.05)。伤照后7、14 d,HGF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JYT组(P<0.05)。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显示,伤照后3、7 d,HGF组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大于伤照组和JYT组(P<0.05);伤照后14 d,HGF组毛细血管密度小于伤照组(P&...  相似文献   
226.
<正> 第二掌骨侧疗法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1973年发现并提出的。他认为人体在第二掌骨侧有一个新的微针系统——第二掌骨侧穴位群,这一组穴位的分布宛如整个人体的缩影。如果机体的一个部位或器官有病,在其第二掌骨侧,会对应地出现相应的压痛点,在这些压痛点上针刺可以对应地治疗这一部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参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08例作为恶性组,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良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数据,比较两组MRI成像的TIC类型、 ADC值以及CA153、CA125、CEA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ADC值,比较浸润性导管癌(IDC)不同组织学分级ADC值,分析ADC值与CA153、CA125、CEA水平及组织学分级关系,分析ADC值、CA153、CA125及CEA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以Ⅲ型为主,良性组以Ⅰ型为主;恶性组的ADC值低于良性组,恶性组的CA153、CA125、 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中,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IDC的ADC值低于导管原位癌及其他类型(P<0.05);组织学分级不同IDC患者的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Ⅲ...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探讨直观形象教学法在第二产程中运用对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试验组在第二产程中应用直观形象教学法指导产妇运用腹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指导产妇运用腹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高,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中应用直观形象教学法指导产妇运用腹压能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顺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