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急性期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6例布病急性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青少年组、青年组、中老年组共5组。 结果 不同年龄组布病患者的急性期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在临床症状体征中乏力(P=0.015)、多汗(P=0.048)、腰痛(P<0.001)、肝脾肿大(P=0.013)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淋巴细胞计数(P<0.001)、谷丙转氨酶(P=0.024)、谷草转氨酶(P<0.001)、白蛋白(P<0.001)、C反应蛋白(P<0.001)、红细胞沉降率(P<0.001)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儿童患者发生乏力和多汗较成年患者少,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出现肝脾肿大,而累及脊椎。 临床表现为腰痛者以中老年患者最多,中老年患者组C反应蛋白和动态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 结论 不同年龄组布病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差异性,临床诊治中需要注意其特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氡染毒后大鼠相关靶器官的损伤,特别是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肺组织中RAGE和S100A6蛋白的表达,为氡致肺癌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64 WLM)、中(121 WLM)和高(236 WLM)剂量氡染毒组,每组4只。用多功能生态氡室控制氡浓度在10万Bq/m3,每天染氡1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大鼠肺部病理改变、计算脏器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AGE和S100A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氡染毒组大鼠肺部炎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肝脏系数增大,睾丸系数降低,骨髓微核率显著升高,血中8-OHdG含量上升,T-AOC下降;肺组织中RAGE和S100A6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结论:长期大剂量氡染毒可引起大鼠多器官的损伤,其中肺组织的病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氡及其子体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主要致癌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氡致肺癌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氡致肺癌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氡暴露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氡致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遗传损伤效应研究包括基因突变或表达改变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14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分型和处置方案,提高重症HFMD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149例重症HFMD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情动态变化、实验室检查及物理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例重症HFMD患儿,男98例(65.8%),女51例(34.2%);年龄5个月~13岁,﹤3岁者92例(61.7%),平均年龄3.3岁。依据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分为两组:Ⅰ组,并发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140例(94%),均存活;Ⅱ组,并发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多器官损害者,9例(6%),3例死亡。存活患儿目前无后遗症出现。结论 HFMD重症病例分为重型和危重型两型,危重型可引起死亡。在临床工作中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危重型倾向的病例,正确及时治疗,能提高重症HFMD患儿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1例中10例行手术治疗,1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10例手术治疗者8例痊愈,11例保守治疗的3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应该酌情选择手术治疗和积极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6.
自1997年我国香港首次报告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1病例,至今已有12年。此间,全球共报告确诊病例400余例,病死率在60%以上。其中我国大陆报告38例,死亡25例。尤其是今年1月份报告7例,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7.
北京地区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2005年北京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进行病原学监测.方法对临床流脑病例的血液、脑脊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对鉴定阳性的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MLST)分析.结果在7份血液和5份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的核酸片段.共分离到105株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菌株的群内菌株PFGE图谱无差异条带.MLST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A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序列类型主要是ST7,而C群主要是ST4821.结论北京地区目前流脑病例主要由序列类型为ST7的A群和ST4821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1998年3月至2004年2月,共对2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施行了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切除患者肾上腺及其肿瘤。左侧13例,右侧8例。其中无功能腺瘤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皮质醇增多症7例,嗜铬细胞瘤4例。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7天,平均手术时闻130min,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严重近期、远期并发症。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闻短、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是肾上腺手术的首选方法。术者操作娴熟,熟悉腹腔镜下解剖标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组合分析法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IA.DRB1、-DQA1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207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48名自限性HBV感染者进行HLA-DRB1、-DQA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和组合分析法比较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结果携带HIA-DQA1*0102或HLA-DQA1*0301等位基因者,感染HBV后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显著低于不携带这些等位基因者,比值比(oddsratio,OR)分别为0.23和0.52。用此两个等位基因进行组合分析发现,仅携带HLA-DQA1*0102或HLA-DQA1*0301任何一个等位基因者,较不携带HLA-DQA1*0102和HLA-DQA1*0301两个等位基因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8,X^2=31.16,P〈0.0031),而同时携带HLA-DQA1*0102和HLA-DQA1*0301两等位基因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降低则更为明显(OR=0.16,X^2=5.86,P=0.02)。结论具有两个保护(或危险)作用的等位基因者比不具有或仅有其中一个等位基因者对HBV感染的结局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0.
我院自1984年12月8日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至1986年12月30日已进行57例。本组男25例,女32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3.5岁。体外循环时间,最短43分钟,最长267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最短17分钟,最长155分钟;47例心自动复跳,2例发生室扑,8例发生室颤,均经电击一次复跳。本组54例痊愈,死亡3例。法乐氏四联症者术后紫绀均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