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骨伤三号方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鼠的治疗效果,同时探讨其对OPG/RANK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SD)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10只)及造模组(20只),20只造模术首先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周再采用剪断L1-5节段椎体前缘以模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共有18只大鼠成模,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9只。干预组大鼠找造模成功后接受骨伤三号方灌胃,1次/d。空白组及模型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各组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生物力学变化,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痂形态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OPG、核因子-κB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折组织RANK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干预4周后空白组可见成熟骨小梁形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骨痂邻近原骨小梁细小松散,向骨性骨痂转化过程明显延迟;干预组形态介于正常骨折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OPG明显下降,核因子-κB、RANK明显升高,经过中药干预后大鼠OPG水平上调,核因子-κB、RANK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三号方可能通过OPG/RANK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加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本文探讨表现为粘膜下肿物的鱼刺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为一例鱼刺致胃粘膜下炎性肉芽肿,内镜表现为粘膜下肿物,考虑鱼刺慢性穿透至胃壁内,异物反复刺激导致炎性肉芽肿,行内镜下治疗取出鱼刺。结果 通过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顺利取出鱼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ESD可以安全有效地取出表现为粘膜下肿物的鱼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3.
<正>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听力一直是耳外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可通过“柔手术”减少手术损伤、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  相似文献   
174.
目的分析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ASNR)引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听力障碍诊治中心门诊经高分辨率颞骨CT影像学确诊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共计30例(56耳),所有患者依次完成气导 click ABR、骨导ABR、500 Hz频率特异性(TB 500 Hz)ABR 3种声刺激模式下的听力脑干反应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3种刺激声模式下的ASNR的整体引出率及单一声刺激模式下ASNR引出率的差异性。结果① 30例确诊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患者中,其中男14例(46.4%),女16例(53.6%);年龄分布在4个月至7岁,平均(21.4±19.1)个月;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轻度2例,中度10例,重度15例,极重度3例;② 30例(56耳)中,有30耳引出ASNR,整体引出率为53.6%;③ 各不同声刺激模式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click ABR有27耳引出(48.2%)、骨导ABR有耳引出(5.4%)、TB 500 Hz ABR有15耳引出(26.8%);④ χ2检验显示3种不同声刺激模式下ASNR引出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显示:click和TB 500 Hz ABR声刺激下模式下的ASNR引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9>0.0167),与骨导ABR声刺激模式下ASNR引出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lick声刺激模式能获得相对更高的ASNR引出率,ASNR的引出高度提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可能。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和胃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12例对照组、35例尿毒症组、13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和肾功能数据,并研究出血和胃功能的关系。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组G-17,尿毒症组PGII显著高于对照组。G-17和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相关性(R=0.313,P=0.027)。肌酐和PGI、PGII具有相关性(R=0.362,P=0.001;R=0.292,P=0.004),但三者和出血无相关性(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胃泌素在体内的蓄积,可能是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