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特种医学   9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某核电基地已于2005年7月开工建设,一期两台百万千瓦机组预计将于2013年投入商业运行。根据卫生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有关要求,需监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空气、食品、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水平,以累积和掌握核电基地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基础数据,为核电基地运行后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工作提供本底资料。现将三门核电基地2008年监测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验证无源效率刻度技术在测量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00 g食品灰和土壤,作为实验样品,分别使用灰样标准源和土壤标准源对实验样品中40K、226Ra、232Th、238U和215Bi的比活度值进行定值,记为有源测量结果值;使用Φ75 mm×H35 mm和Φ75 mm×H70 mm两种样品盒,分别将实验样品制成不同密度的待测样品,使用无源效率刻度技术(LabSOCS)分析各密度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值,记为无源测量结果值,最后与有源测量结果值进行比较,并计算有源-无源测量结果值相对偏差。结果 食品和土壤样无源效率刻度结果值与有源测量结果值的偏差在 ±15%内的分别占96.15%和91.30%。结论 无源效率刻度技术在分析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对某单位工业X射线探伤工程项目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探讨工业X射线探伤项目的评价模式。方法 收集该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评价规范的要求,通过理论估算及现场调查、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的设计、布置基本合理;放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符合放射防护的要求。结论 放射机房的屏蔽防护性能经检测结果表明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被广泛地开展。目前在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放射治疗设备有钴-60治疗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伽玛刀、X-刀、近距离治疗机等,应用最多的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随着我省放疗工作的发展,为提高浙江省放射治疗剂量的质量控制水平,规范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浙江省乡镇医院放射诊疗场所防护与设备性能现状,为制定放射诊疗机构卫生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浙江省28家乡镇医院,收集放射诊断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并以相同曝光条件进行复测,评价放射诊疗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合格率。结果 28家乡镇医院各配置1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其中DR机25台,屏片机1台, CR机2台。14家乡镇医院有设备维护技师,占50.00%。28台设备合格21台,合格率为75.00%;检测不合格指标为管电压指示的偏离(1台)、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1台)、输出量线性(2台)和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3台)。28个放射工作场所有6个放射工作场所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高于本底水平,占21.43%;剂量当量率高于本底值的点位主要集中在工作人员进出门和观察窗。所有工作场所进行年有效剂量估算,均低于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规定。结论乡镇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性能部分指标不合格,缺乏维护保养,放射场所防护漏洞集中在门窗部位。  相似文献   
26.
介入放射学是融医学影像和诊断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从事介入放射学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人员日趋增多。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与一般放射学技术相比,具有曝光量大,多角度投照、接触时间长、近台操作等特点,容易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7.
放射性核素治疗工作场所设计及放射防护措施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某单位核医学治疗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探讨核医学治疗病房屏蔽设计及场所平面布局等的评价模式。方法 收集该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通过理论估算及相关要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屏蔽估算,原有墙体及顶盖的厚度没有达到要求,需按要求加厚处理或增加相应铅当量厚度的其他防护材料。结论 在对核医学工程项目评价过程中,除设定人员年剂量目标值外,设定各类人员所在区域的剂率目标控制值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核医学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分区原则,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个人防护,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年剂量。  相似文献   
28.
某地下坑道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地下坑道中放射性氡及γ外照射对职工产生的年剂量水平。方法 使用FD-3013A型X、γ剂量率仪及NR667A型氡浓度测定仪测定坑道中γ外照射剂量率及氡浓度。结果γ外照射贡献所致职工年有效剂量为0.210~0.285 mSv,平均为0.240 mSv;氡引起的内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为0.102~0.255 mSv,平均为0.185 mSv。结论 该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9.
1994年全省各级卫生防疫站放射卫生监督监测部门按照三级管理的原则,开展了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浙江省2003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监测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和评价辐射防护水平以及辐射所致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随着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不断深人,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逐渐下降,甚至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从而导致有些放射工作人员思想松懈,常常不按规定佩带剂量计,或随手乱放,有的甚至故意照射,从而造成个人剂量测定值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20mSv/a.以下将我省部分地区2003年放射工作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