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亦称染色体脆性综合征或染色体断裂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由于染色体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同时,这类综合征患者几乎都易忠肿瘤。尽管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较罕见,但由于它们具有染色体不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对Thibege-Weissenbach综合征(硬皮病、钙质沉着,毛细管扩张)患者的外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在少数淋巴细胞中有链状或环形的染色体。异常细胞的频率随标本而不同。异常有丝分裂相的比率在二倍体细胞中很少,在四倍体细胞中甚多。染色单体断裂的频率末见增加。染色体异常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在二倍体细胞中,二个或更多个染色体的端端相融合成为链状结构,链的数目和长度随细胞而异,有时一些链的所有染色体末端融合  相似文献   
13.
天然辐射高本底地区和职业受照人群调查以及实验室研究都表明,低水平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规律与大剂量电离辐射效应不同,主要是辐射损伤激活了修复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最早发现的适应性反应是大肠杆菌对烷化剂致DNA损伤产生的适应性反应(AR)。对于低剂量辐射(内、外照射)诱导的AR,大多都是用人淋巴细胞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畸变与受照剂量有严格的定量关系,WHO曾推荐4个描述其剂量效应关系的数学式,近来IAEA再次肯定它是可靠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6.
人体细胞hprt基因对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非常敏感,研究表明该基因突变分析可用于急性照射和慢性小剂量照射的剂量评估[1]。多核细胞法是Norman等人1988年提出的研究hprt基因突变的一种简单的方法[2]。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易于分析等优点,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机体摄入不同量的~(147)Pm 时诱发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和微核粒的变化过程。发现~(147)Pm 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以染色单体型畸变为主,且随着~(147)Pm 摄入量的增加,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 ,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在放射生物学和肿瘤学领域中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放疗前预测个体肿瘤和正常组织对辐射的反应 ,可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1 ] 。研究发现 ,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与细胞放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有望成为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预测指标[2 ] 。但在应用于临床之前 ,尚需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笔者应用FISH技术及噻唑蓝比色法(MTT法 )研究了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系和培养 :人成纤维细胞系GM6 37,AT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结果揭示,当小鼠注入不同活度的~(134)Cs 后,9.25×10Bq/g 组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10~2Bq/g 组的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畸形精子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精原细胞需放射性活度为2.3125×10~5Bq/g 时,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84)Cs 对骨髓细胞和精原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都以单体型畸变为主。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多染红细胞微核、畸形精子与剂量之间均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绒毛间期细胞期前凝集染色体的诱导及其意义魏文祥,郑斯英,高锦声,叶玲玲,鲍虹,潘1970年Johnson等[1]发现在仙台病毒(Sandaivirus)的作用下,分裂期的HeLa细胞和间期的HeLa细胞发生融合,而且在间期细胞内出现一种期前凝集的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