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乳腺癌根治术后双弧VMAT与IMR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双弧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5野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2种计划之间的剂量学差异,评估VMA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剂量学特点与应用能力.方法 选取2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左侧10例,右侧18例),分别制定双90度弧段的VMAT与5野的IMRT 2种计划,主要的计划评估参数为靶区的肿瘤控制概率(TCP)、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以及接受相应处方剂量水平照射体积百分比V95V110,危及器官(OAR)评估包括患侧肺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DmeanV5V20V30,心脏的NTCP值、DmeanV25,健侧乳腺的Dmean、机器跳数(MU)以及治疗时间.结果 VMAT计划与IMRT计划的TCP值分别为(96±2)%、(90±2)%(t=-6.28,P<0.01);HI值分别为0.15±0.04,0.22±0.02(t=13.29,P<0.05);肿瘤位于左侧时,心脏NTCP值在VMAT计划与IMRT计划中分别为(1.0±0.12)%,(1.7±0.13)%(t=2.14,P<0.05);肿瘤位于右侧时,2种计划心脏的N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剂量分别为(3.27±0.26)、(6.0±0.47)Gy(t=9.21, P<0.01);VMAT计划在MU少于IMRT计划(t=9.58,P<0.01),治疗时间短于IMRT计划(t=8.40,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VMAT计划具有更强的临床应用能力,且表现出更优的剂量学特点.  相似文献   
22.
分析 1 1 8例单导管乳头溢液的导管小叶标本 ,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 1 6例 (1 3 .6 %) ,导管内乳头状瘤 42例 (35 .6 %) ,多发性乳头状瘤病 1 3例 (1 1 .0 %) ,导管扩张症 1 7例 (1 4 .4 %) ,囊性乳腺增生 2 7例 (2 2 .9%) ,乳腺导管炎 3例 (2 .5 %)。在 8例导管浸润癌中 ,6例发现残余原位癌 ,2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 ,而另 8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 1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液中有 1 3 .6 %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 ,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 ,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