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1例移植肾急性排斥时,肾移植患者尿液以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并检测4例不可逆急性排斥和7例慢性排斥移植肾切除后肾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发现急性排斥出现时,尿中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均明显升高,TXB2增多出现较早;血浆TXB2浓度也显著增加,6-keto-PGF1α浓度下降。尿液和血浆中TXB2/6-keto-PGF1α比值增大。正常肾组织标本中,肾髓质TXB2和6-keto-PGF1α含量为皮质的4~5倍,皮髓质中TXB2/6-keto-PGF1α比值水平相同。不可逆急性排斥肾组织中,肾皮质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髓质。急性排斥时,尿液中TXB2和6-keto-PGF1α比值变化与肾皮质平行。分析表明,急性排斥时,尿液TXB2/6-keto-PGF1α比值增大和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52.
随着肾移植手术方式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部分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因身体状况及经济原因允许,要求再次肾移植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对18例致敏患者行再次肾移植的术前处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抗排斥治疗情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3岁。移植肾失功原因分别为移植肾慢性排斥12例,慢性移植肾肾炎3例,移植肾血栓形成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再次肾移植距初次肾移植术间隔时间:<1年3例,1~3年6例,3~5年5例,>5年4…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3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应用医生-家庭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医生-患者一对一服务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两组均随访观察6个月,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代谢综合征知识知晓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压和空腹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面向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开展医生.家庭团队服务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对代谢综合征的知晓水平以及提高治疗依从性等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4.
环孢素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移植肾进行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25例有CsA肾毒性损害者中急性23例,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慢性2例,病理变化为血管及间质的玻璃样和粘液样变。结论:CsA对移植肾毒性损害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的空泡样变性的血管的玻璃样变。  相似文献   
55.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及创新思维,对指导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象思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中医阴阳理论、藏象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及重要应用。以此理解中医独特的"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等思维方法的内涵,把握中医"象"的本质,体会阴阳之象,脏腑之象,腧穴之象,经络之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6.
患者为男性,59岁,因“肝右叶实性占位性病变(巨块型肝癌)”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梁索型)。抗排斥反应治疗方案为,术前1d静脉应用抗CD25单抗50mg;手术当天开始应用甲泼尼龙500mg/d,共用3d;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霉酚酸酯1500mg/d,3d后减量,3周后因全血细胞减少而停用霉酚酸酯;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他克莫司4mg/d,后根据其血药浓度,调整为5mg/d,并维持。  相似文献   
57.
本文测定了36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大多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且以肾病综合征组改变最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也普遍高于肾功能正常组。笔者根据“活血化淤”治则,分别选用和血、活血、破淤类药制成“活血Ⅰ号”胶囊,结合辨证,治疗36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疗效满意,治疗前后的每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58.
59.
根据中医“益气祛瘀”的治则,应用自制活血Ⅰ号胶囊,观察治疗102例高粘血症患者,总有效率88.24%。在检测的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ηP比(血浆比粘度)、ηH(全血还原粘度)外,其余9项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具显著性差异(P<0.01)。按疾病分组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单用活血Ⅰ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48例,TG、TC、β-LP、HDL项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安妥明对照组(P<0.05);活血Ⅰ号胶囊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34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糖尿病Ⅱ型,血、尿糖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