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51.
目的探寻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方法。方法手足口病患儿87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或疱液的EV71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阳性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V71-IgM和EV71-IgG。结果871份标本中,RT-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率为17.91%,其中5月份检测阳性率(24.44%)最高,12月份检测阳性率(4.17%)最低;随机抽取64例RT-PCR检测阳性患儿外周血,EV71-IgM阳性率为51.56%,EV71-IgG阳性率为14.06%。结论 RT-PCR能快速准确诊断EV71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对2009年儿科门诊22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EV71病毒检测及分离鉴定.方法 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分别接种于人横纹肌瘤细胞(RD细胞),盲传3代,若细胞圆缩、分散、胞浆内颗粒增加,即出现敛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和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的EV71,提取RNA,分离鉴定.结果 标本直接用RT-PCR法扩增,阳性率为31.8%(7/22),经细胞培养后出现CPE的阳性率为45.5%(10/22),培养后经RT-PCR再检测阳性率为68.2%(15/22),所分离的病毒株基凶序列同GENEBANK中报道的EV71(序列号EU812461)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病毒分离和RT-PCR 2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道病毒EV71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8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4例急、慢性白血病,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的骨髓或血液标本,进行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检测。以了解我国上述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HPV-B19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结果:HPV-B19的阳性率,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42.8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41.17%,再生障碍性贫血为 23.68%,而对照组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PV-B19感染与上述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反复感染小鼠肺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通过RSV两次感染小鼠,用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对RSV肺炎 +地塞米松(Dex)处理组及肺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首次感染RSV 肺炎组小鼠肺泡壁破坏显著,胞质内有较多RSV颗粒;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明显,肺泡壁增厚,第7d达高峰,第9d后逐渐好转.Dex组肺泡壁破坏轻,RSV颗粒存在时间长;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第9d达高峰,第12d无缓解.②再次感染RSV鼠,Dex组及对照组较首次感染有早而重的肺泡炎症.但Dex组较对照组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尤其在第12d时Ⅱ级以上炎症仍占6 7%,胞质内有RSV颗粒.对照组再次感染肺泡壁的损害较首次轻,无RSV颗粒,炎症反应重, 恢复快.结论 Dex对RSV首次及再次感染鼠均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但使炎症高峰期推迟,病毒清除能力减低,病程明显延长.RSV肺炎治疗中应尽量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55.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弓形体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先心病(CHD)与弓形体(TOX)感染的关系,采用ELISA、PCR技术分别检测CHD患儿血清、心肌体及DNA。结果:TOX_IgG 阳性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TOX-IgM阳性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TOX-Ib3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对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DD)种植修复患者的植入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2例DD种植修复患者.根据种植导板不同,分为常规导板组(36例,36颗牙)、3D打印导板组(36例,36颗牙).常规导板组采用常规的种植导板进行种植修复;3D打印导板组采用3D打印导板进行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术后3 m植入体植入精准度、咀嚼功能、咬合力、牙龈沟液细胞因子[(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PGFl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18)]、美学效果,术后1 m和3 m龈下菌群数量.结果:术后3 m,3D打印导板组矢状面和冠状面根尖部、轴向角度、颈部偏差值较常规导板组小(P<0.05),3D打印导板组咀嚼效率、咬合力较常规导板组高(P<0.05);术后1 m、3 m,3D打印导板组厌氧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菌、伴放线杆菌数量较常规导板组少(P<0.05);术后3 m,3D打印导板组龈沟液6-K-PGFlα、TXB2水平较常规导板组低,IL-18水平较常规导板组高(P<0.05);术后3 m,3D打印导板组优良率(97.22%)较常规导板组(77.78%)高(P<0.05).结论:与常规导板组相比,3D打印导板在提升植入精准度、美学效果,提高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方面更具优势,且对龈下菌群、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