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肝癌放疗历史的回顾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在华东地区,以上海为例,2003年肝癌的发生率男性为37.05/10万,女性为14.0/10万,分别居男性和女性肿瘤发生率的第3位和第6位。肝癌的治疗效果差,因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2.
背景与目的PET作为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它对判定纵隔淋巴结癌转移的准确性显著优于CT.由于dPET(dedicated PET-专用型PET)价格昂贵,尚难在中国普及,国内不少医院是应用廉价得多的hPET(hybrid PET-兼容型PET)进行FDG显像.虽然双探头的hPET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低于环形探测器的dPET,但文献报道hPET和dPET对NSCLC区域淋巴结的定性诊断的吻合性可达93%.本研究探讨由18F-FDG hPET所提供的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信息参与设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放疗计划与单用CT设计放疗计划相比,是否能产生剂量学影响和带来治疗增益的改变.方法49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接受了同期(2周内)增强CT和hPET检查,选择了其中hPET和CT所显示区域淋巴结(N)转移情况不同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15例.对此15例患者,分别根据CT和hPET勾画GTV(大体靶体积)和PTV(计划靶体积),再对不同PTV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和优化,比较两者的PTV及DVH(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差异,根据Lyman模型推算保持与基于CT的放疗计划相同的肺放射性损伤(NTCP)情况下,基于hPET设计的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剂量及肿瘤控制率(TCP)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中,由于hPET比CT检出了更多的转移淋巴结而使PTVhPET>PTVCT 7例, 平均扩大(25.2±3.9)cm3(P=0.000);由于hPET排除了部分CT阳性的淋巴结而使PTVhPET<PTVCT8例, 平均缩小(47.4±3.6)cm3(P=0.000).在给予相同的靶区剂量6 000 cGy/30次时,hPET参与后PTV缩小者的肺V20、MLD(平均全肺剂量)、食管V55、V45、 MHD(平均全心剂量)及NTCP均显著降低,而PTV扩大者的相应指标均显著增加.在达到相同的肺NTCP情况下,hPET参与后PTV缩小者靶区剂量可增加(675.0±99.6)cGy(P=0.00),TCP可能上升(3.4±0.5)%(P=0.01),hPET参与后PTV扩大者靶区剂量可能降低(600.0±138.0)cGy(P=0.005),TCP可能下降(3.1±0.8)%(P=0.026).结论当hPET参与NSCLC的放疗计划设计时,由于hPE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阴性预测值较高,理论上推测,若将CT阳性而hPET阴性的淋巴结排除在射野外,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增益;而由于hPET对CT阴性的淋巴结的阳性预测值不能令人满意,是否将CT阴性而hPET阳性的淋巴结纳入射野则应慎重,理论上分析,当这部分淋巴结纳入放疗靶区可能使正常组织受照体积和剂量明显增加时,可能无助于甚至降低治疗增益.  相似文献   
173.
食管癌束流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与束流调强放疗正日益受到肿瘤治疗临床与放射物理界的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就目前食管癌的适形放疗计划的评价指标,以及三维适形和束流调强放疗各参数及计划的优化与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4.
原发性小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未行手术切除小肝癌的治疗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对28例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患者拒绝手术的原发性小肝癌进行3DCRT.可见肿瘤体积(CTV)为58.47 26.46cm3(13.85cm3-95.36cm3),每次分割剂量2Gy-6Gy,照射次数为6-35次(11±3次),肿瘤剂量53.6±6.6Gy,每周3-5次.结果:CR16例(59%),PR10例(37%),SDO例,PD1例(3.7%).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和60%.结论:3DCRT是原发性小肝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毒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75.
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mage quality of megavoltage cone-beam CT (MVCBCT) under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Si-emens ONCOR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MVCBCT was used to scan the phantom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image qua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mage noise, uniformity, spatial resolution, contrast resolution, 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s) used in imaging,and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age quality between MVCBCT and conventional simulator CT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image noise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Us. The uniformity index showed that the system u-niformity was weakly dependent on MU numbers or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Except for the ima-ges with 5 MUs,all other images ha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0.4 lp/mm with a reconstruction matrix of 256 ×256. Better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using more MUs. For typical pelvis and head-and-neck patients,the imaging dose at the center was 0.8 cGy/MU and 0.7 cGy/MU,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dose was about 1.2 cGy/MU. For typical abdomen patients,the image maximum dose and center dose was 1.3 cGy/MU and 0.7 cGy/MU,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image quality of MVCBCT is inf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kilo-voltage CT. However,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imaging,we can a-chieve sufficient image contrast in the bone,air and some soft-tissue structures with low imaging dose to pa-tients. Such images can be used for IGRT.  相似文献   
176.
目的:研究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small-celllungcancer,LSCLC)的耐受性、急性副反应和即期疗效.方法:入组标准是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局限期(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分期法),但不包括恶性胸腔积液;年龄18-70岁;KPS≥60;无明显心、肺、肝、肾和骨髓功能损害;既往无肿瘤病史.入组前检查:胸部X片、胸CT、脑CT、腹部B超、骨ECT、肺功能、心电图,血生化检查(LDH、AKP、SGPT、SGOT、A/G、Na+).治疗方法:首治病人化疗1疗程后放疗,继以化疗5疗程;已治病人化疗3疗程后放疗,继以化疗3疗程.化疗方案:EP(DDP25-30mg/m2d1-3+VP1650-70mg/m2d1-3).放疗方法:放射源6MVX线或60Coγ线,照射方法:1.4Gy/次Bid,间隔≥6h,5天/周,总剂量56Gy/40次/4周.第1-3周前胸后背相对野照射,第4周改为斜野,以避开脊髓.照射范围:胸部CT显示的原发肿瘤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结果:按RTOG早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评价早期放射反应.放疗后两月评价即期疗效(按WHO肿瘤即期疗效评价标准).1997年6月-2000年3月,50例病人进入本研究组.男45例,女5例,中位年龄58岁(25-70).放疗在第1疗程化疗后立即开始者70%(35/50),放疗前进行了3疗程化疗者30%(15/50).放疗后病人一般情况改变:体重下降5%以上者18%(9/50),KPS下降者12%(6/50).急性放射反应: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为46%(23/50),其中Ⅰ-Ⅱ级38%(19/50),Ⅲ级8%(4/50);急性放射性肺炎为30%(15/50),均为Ⅰ-Ⅱ级;骨髓抑制为90%(45/50),其中Ⅰ-Ⅱ级66%(33/50),Ⅲ级22%(11/50),Ⅳ级2%(1/50).即期疗效:CR56%(28/50),PR32%(16/50),NC10%(5/50),PD2%(1/50),总有效率(CR+PR)88%(44/50).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能被患者耐受,主要的急性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到目前为止尚未观察到严重的早期并发症;有较好的即期疗效,长期生存和远期并发症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7.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肺癌确诊时大部分已属中晚期,不宜手术治疗,只宜非手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近数十年来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约10%,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其综合应用有3种方式;序贯、同期、交替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和放疗综合应用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指出了今后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