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我院自1977年至1980年共遇到7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其中1例为双侧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并有广泛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为15~38岁,缺血组偏瘫3例,四肢瘫1例,瘫痪为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8例涎腺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或信号、与下颌后静脉或软硬腭的关系.结果 涎腺良性肿瘤51例,恶性肿瘤27例.其中腮腺肿瘤58例(良性40例,恶性18例);小涎腺肿瘤16例(良性11例,恶性5例);2例颌下腺恶性肿瘤及2例舌下腺恶性肿瘤.40例腮腺良性肿瘤中29例(72.5%)位于浅叶,小涎腺良性肿瘤全部位于硬腭.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均匀或MR平扫信号均匀,强化明显,腮腺良性肿瘤与下颌后静脉有间隔,小涎腺良性肿瘤硬腭有受压缺损.18例腮腺恶性肿瘤中12例(66.7%)位于深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CT平扫密度不均匀或MR平扫信号不均匀,不均匀强化,常包绕下颌后静脉,小涎腺恶性肿瘤破坏软硬腭.结论 CT及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各类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恶性肿瘤11例,包括脂肪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4例;良性肿瘤9例,包括神经鞘瘤4例,神经节瘤1例,畸胎瘤2例,间叶瘤1例,囊性间皮瘤1例.结论 MSCT能显示腹膜后肿瘤的部分特征表现,是其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5.
颈部多种疾病影像学上可表现为囊性改变,有时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根据病变好发年龄、发生部位、病变性质及影像学表现,讲述常见及某些罕见颈部囊性病变,希有助于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6.
正常成人脑干的MRI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MRI上测量正常成人脑干的大小 ,探讨年龄和性别与其大小的关系。方法  3 60例正常成人 ,男 180例 ,女 180例 ,年龄 2 0~ 87岁。测量MRI正中矢状位上脑干 (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 )的径线及面积。结果 中脑前后径及面积在 2 0~ 2 9岁组时最大 ,其后随年龄增大而轻微下降 ,60岁后下降明显 ,70~ 79岁组最小 ,部分年龄组之间有差异 ;腹侧桥脑及桥脑前后径、上下径和面积不同年龄组之间无差异 (Ρ >0 .0 5 ) ,但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 (Ρ <0 .0 5 ) ;延髓上段前后径、下段前后径及面积不同性别同年龄组之间均数不同 ,延髓上段前后径及面积部分年龄组之间有差异 ,并有性别差异 (Ρ <0 .0 5 )。结论 中脑前后径及面积随年龄增大呈负相关 ,60岁以后下降明显 ,男女之间无差异。腹侧桥脑及桥脑前后径、上下径和面积不受年龄影响 ,男性大于女性。延髓上段前后径及面积 60岁以后随年龄增大有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在体部管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h ilipsMx8000多层螺旋CT对50例体部管道疾病及邻近器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对感兴趣管道做多平面重建(MPR)的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角度斜面重建,以其中一断面作为参考面,对所选管道行CPR,使弯曲的管道在一幅图像上直观地显示。结果50例患者中,3例属正常管道,CPR图像清晰显示其全貌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其余47例均显示有不同部位和范围的病变。结论CT CPR能展示体部各种弯曲管道的全程,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是横断图像及MPR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9.
灰质异位症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灰质异位症的CT表现和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灰质异位症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 ,其中男 11例 ,女15例 ,年龄 2d~ 9岁 ,平均 2 .6岁。结果  (1)室管膜下型 14例。合并脑膜膨出 5例 ,Dandy -Walker畸形 1例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1例。 (2 )皮质下型 7例 ,4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 (3 )带状型 5例。结论 CT不仅能显示室管膜下型、皮质下型、带状型灰质异位的形态学表现 ,而且能够发现各种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60.
长骨骨骺软骨及生长板软骨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骺及骺板是长骨生长发育的主要部分,容易出现发育异常或发生各种病变而导致肢体畸形,因此,对这些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骨骺及骺板的组织学研究及X线研究已有很多报告,但X线无法观察软骨结构.MRI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可以很好显示软骨结构,同时又具有多序列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对研究骨骺及骺板更有优势,国内外已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