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特点。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小儿肾脏恶性肿瘤,其中Wilms瘤45例,肾透明细胞肉瘤3例,肾细胞癌3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1例。结果 45例Wilms瘤中76%呈实质性肿块,4%为囊性,20%为囊实性;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囊壁及间隔有强化;9%见斑点或斑片状钙化。肾脏恶性非Wilms瘤在CT上边界清晰或模糊的类球形、密度欠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中等度强化,8例中5例(63%)见斑点或斑片状钙化。肾恶性横纹肌样瘤见实质内点状及条索状强化血管影。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表现为肾实质及肾盂内分叶状实质性肿块,侵犯肾门及输尿管上段,肾周见新月形低密度的包膜下积液。结论 CT对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及提出随访方案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2.
儿童肾脏恶性非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儿童肾脏恶性肿瘤中 90 %以上为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而非Wilms瘤很少见 ,其总和不足儿童期恶性肿瘤的1% [1] 。由于非Wilms瘤的病理、治疗和预后与Wilms瘤有所不同 ,有必要在术前进行CT检查 ,提出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994年以来资料完整的小儿恶性非Wilms瘤 8例 ,其中肾透明细胞肉瘤 3例、肾细胞癌 3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及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 1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除 1例肾透明细胞肉瘤拟诊“错构瘤”外 ,其余 7例均误诊为Wil…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3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男1例,女2例,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2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Hunt和Hess分类;2例为I级,1例为Ⅱ级,在DSA下行GDC治疗,结果:经DSA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群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老年人群中251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登记,按要求留取合格尿标本,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51例中,细菌培养阳性193例,共检出179株,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42.5%;其后依次为葡萄球菌(17.9%)、奇异变形杆菌(12.8%)、肺炎克雷白杆菌(9.5%)、铜绿假单胞菌(8.4%)、粪肠球菌(2.8%)等。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对磺胺类、青霉素、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耐药明显。结论社区医疗机构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5.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代谢性肝病等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正成为全球棘手的医疗问题。肝细胞移植(HT)有望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替代疗法,但肝细胞来源紧缺、体外增殖困难等限制了HT的临床应用。干细胞的发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胚胎干细胞(ESCs)81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HLCs)的研究.可为临床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合适的细胞来源,亦在药物评估和肝脏发生等基础研究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ESCs和iPSCs体外定向分化为HLC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常规药物联用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2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常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两组8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药物联用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后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7.
肾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自1994年至今,我院对29例成人肾恶性肿瘤及儿童紧母细胞瘤进行肾动脉的化疗栓塞并结合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2~71岁。其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成人肾癌19例,儿童肾母细胞瘤10例。病变在左肾17例,右肾12例,包括1例双例肾患病。按ROBSON分期成人肾癌均为1期,按儿童肾母细胞瘤分级,I期有7例,11期有3例。临床均以血尿、疼痛、腹块为主要症状,诊断依据为CT及B超。方法29例均在PHILIPSV-3000DSA下用YASHIRO导管经选择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和比较补肾化痰活血中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生长因子SCF mRNA、GM-CSF mRNA表达和骨髓CD34+的影响。方法:建立再障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分别胃饲生理盐水、补肾化痰活血中药、康力龙和再障生血片,连续喂养14天后,采集骨髓进行单个核细胞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抗原水平;应用RT-PCR方法检测SCFmRNA、GM-CSF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模型组骨髓CD3+4抗原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各组小鼠骨髓CD3+4抗原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②模型组骨髓造血生长因子SCF mRNA、GM-CS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各组小鼠骨髓造血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补肾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增强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生长因子GM-CSFmRNA、SCFmRNA表达水平,刺激造血细胞分化成熟,达到调控骨髓造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李明  范国平  赵明仙 《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0):8+11-8,11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在我国,中年人T2DM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探讨中年人T2DM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对81例中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同龄健康人作比较,将现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