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5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1734篇
内科学   865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神经病学   151篇
特种医学   3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60篇
综合类   3100篇
预防医学   1378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136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67篇
肿瘤学   43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例1患者,女性,46岁,农民,因反复腹胀,下肢水肿,肝生化指标异常于2008年4月16日入院。当地为血吸虫疫区,曾抗血吸虫治疗。97年因腹胀B超提示脾大,同年行脾切除术,术中输血80mL(献血者查有丙型肝炎)。体检:体质消瘦,淋巴结不大,皮肤不黄,颈部可见3枚蜘蛛痣,巩膜无黄染,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左上腹见愈合疤痕,可见轻度静脉怒张,肝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触音阳性。  相似文献   
992.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缺血性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左半结肠型)在临床和内镜表现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初步诊断颇具难度。目的:分析IC与UC的临i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IC或UC左半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IC和25例UC患者纳入研究。IC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病程相对较短,常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后24 h内出现便血,贫血少见;U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血便伴腹痛,贫血常见。IC病变多仅累及单一肠段,直肠受累少见,溃疡小而表浅,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隐窝炎罕见;UC病变多起源于直肠,呈连续性,溃疡弥漫,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伴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常见。结论:根据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实验室、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IC与U 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3.
<正>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高血压患者随之增加。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并存最常见,伴发糖代谢异常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可增加2~3倍。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关注血糖代谢情况,即使血糖在正常葡萄糖耐量(NGT)阶段,如果有其他高危因素,应早期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SI)对戊四唑(PTZ)诱导的大鼠癫痫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癫痫组和DCBSI 3个剂量组(20、40、80 mg/kg)。观察大鼠腹腔注射PTZ前后癫痫发作的情况,按Racine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记录皮层脑电图(ECOG),观察癫痫样放电的潜伏期及1 h内癫痫样放电活动持续时间。应用Western blot电泳分析海马内CA1区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上游MKK3、下游c-MYC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给予PTZ后均出现癫痫发作,程度均为5级;DCBSI组发作程度明显减轻。ECOG潜伏期延长,痫样放电1 h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和DCBSI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癫痫组相比,DCBSI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 DCBSI对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的发作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癫痫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其抑制P38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模型组35只,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各15只,连续14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ALD模型,同时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分别灌服1.2、0.6 g/(kg.d)的三七粉及0.1 g/(kg.d)的硫普罗宁;4周、8周、14周分别处死正常组大鼠10只,模型组8只;14周处死剩余大鼠。光镜观察肝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RT-PCR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及其下游靶基因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结果:(1)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计分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2)正常组大鼠肝脏可见一定量SREBP1c、ACS、FAS 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模型组大鼠3个基因的表达均逐步增加,8周、14周时较正常组和模型4周组明显增高(P<0.01或0.05)。(3)模型8周、14周组较同期正常组肝组织SREBP1c表达明显增高(P<0.01或0.05)。(4)三七高、低剂量组及硫普罗宁组大鼠14周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肝脏SREBP1c蛋白以及3个目标基因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三七可明显减轻A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抑制肝脏脂代谢关键信号分子SREBP1c mRNA和蛋白及其靶基因ACS、FAS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肝组织病理,阻止ALD的慢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碘染色法(VIA/VILI)在农牧区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科左后旗蒙古族聚居为主的农村牧区对30,59岁妇女人群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通过比较1年筛查与连续2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方案的筛查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x2检验,t检验。结果:2008~2009年期间对6002人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2)与第2轮(4609人)筛查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92%、0.15%、0.07%、0.1%和0.43%、0.17%、0.02%、0。同样2009—2010年期间对6008例人群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8人)与第2轮(4459人)筛查对于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52%、0.23%、0.03%、0.12%和0.18%、0.02%、0、0。2008—2010年期间筛查全部人群(12010)的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95%、0.27%、0.06%和0.11%,其中75.44%的CIN1、72.88%的CIN2、85.71%的CIN3和100%的子宫颈癌是通过初次筛查发现的,累计检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166人,患病率1.38%。结论:宫颈癌的筛查重点应放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用VIA/VILI方法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农牧区妇女患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醋酸(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居为主的农村牧区对30—59岁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以上者166例;非癌及非鳞状上皮病变者共11844列作为对照。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家族史等。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筛查人群(12010人),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95%(114例)、0.27%(32例)、0.06%(7例)和0.11%(13例),累计检出宫颈病变166人,检出率1.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炎是患CIN和宫颈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OR:7.908;95%CI:2.503—24.981),其除依次为饮酒、吸烟、尿道感染、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年龄、初次性交年龄。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初次性交年龄、宫颈炎、生产次数进入了方程,显示相互作用提高了CIN及宫颈癌的危险性。结论:农牧区妇女患CIN和宫颈癌主要与吸烟、饮酒、初次性交年龄、宫颈糜烂、宫颈炎、生产次数等因素相关,因此应加强农牧区妇女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998.
<正>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离子的含量已经非常普遍[1]。但是,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本身及仪器的性能特点,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的因素很多,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必须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实施胸腔镜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探讨胸腔镜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从而提供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的适宜方法。方法:手术采用传统常规右侧卧位,胸壁选取适宜胸腔镜插入与操作切口,胸腔镜下分离PDA周围组织结构后,选取尼龙夹夹闭未闭合的动脉导管,术毕安置胸腔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及复查时行心脏彩超检查以确定效果。结果:胸腔镜下PDA尼龙夹夹闭术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较少,心脏杂音消失,心脏彩超提示未闭PDA血流信号消失。结论:胸腔镜下PDA尼龙夹夹闭术较传统开胸PDA结扎术、胸腔镜PDA钛夹钳闭术、介入封堵术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认知水平与患者康复效果的相互关系,为家属实施认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干预,跟踪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在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第12个月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损量表(SDSS)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APGAR分值逐步升高,SDSS分值逐步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个体化的认知干预,能改变他们对患者治疗的消极态度,使他们积极支持患者维持治疗,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