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检测Th17和Treg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探讨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取受试者外周血5 ml,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D+4CD+25Foxp3+和CD+4IL-17+细胞的表达,以产生IL-17的CD+4T为Th17细胞,以CD+4CD+25Foxp3+细胞为Treg细胞,检测Th17和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4,P=0.003);病例组中,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Treg细胞比例无直线相关性(r=0.12,P=0.49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7细胞比例升高与TNM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17)有关;Treg细胞比例升高与TNM分期(P=0.034)、分化程度(P=0.015)有关;Th17/Treg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6)。结论 胃癌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明显增高,并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提示胃癌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失调,这种失调可能促进了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应用肿瘤体积大小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的准确性、符合程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的37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合适的GTV-T体积分级标准,结合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临床分期,并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与病理T分期对应,将GTV-T体积按≤30 cm3、30~≤60 cm3、60~90cm3、>90 cm3分为T1、T2、T3、T4四级,5年生存率之间比较,T3与T4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而按T1、T2、T3+4三分级,各T分级之间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0者较有区域或非区域淋巴结转移N1~2者预后好(P=0.000)。对应GTV-T体积T1、T2、T3+4三分级,将食管癌临床分期对应分为Ⅰ、Ⅱ、Ⅲ期,将出现N2期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全部归入Ⅳ期,各期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TV-T按T1、T2、T3+4三分级法能较好地反映预后生存;对应GTV-T三分级的临床四分期法,亦能较好的反应预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早期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中ENI与IFI的疗效, 寻找早期食管癌适合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搜集2006—2011年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1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资料, 其中接受ENI者61例, 接受IFI者6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C、O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ENI组与IFI组1、3、5年LC率分别为81.1%、60.1%、57.5%与64.5%、43.9%、27.2%(P=0.003), OS率分别为86.9%、56.8%、34.8%和86.7%、34.3%、19.1%(P=0.019), 失败率分别为22.3%、53.8%、63.2%与43.3%、65.8%、78.8%(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照射范围是影响患者LC、OS的因素。结论 早期食管癌根治放射治疗行ENI可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失败, 提高LC, 进而改善长期OS。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pT1~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失败模式,失败后挽救治疗的价值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出现失败的265例pT1~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其失败模式以及挽救性治疗对患者预后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失败后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9%、20.0%和15.2%,中位9.8月(95%CI:7.9~1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失败类型、失败后放疗和放化疗为显著影响失败后患者生存的因素(χ~2=5.090,8.319,11.566,17.982,6.87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失败后治疗和失败后放化疗为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分化程度和失败后治疗模式为影响pT1~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失败的独立性因素,挽救性放疗和放化疗可以提高此部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放疗方式分为常规放疗组(A组47例);三维适形放疗组(B组67例);前程常规+后程适形组(C组31例)。结果(1)B组与C组的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2)A、B、C三组治疗后有效率(CR+PR)分别为63.8%、89.6%、77.4%,A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B、C三组放疗结束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6%、21.5%、12.0%,40.8%、17.3%、12.6%和48.4%、25.8%、16.1%,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4)急性放射性反应:A、B、C三组总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放射损伤及影响因素.方法 42例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采用3DCRT技术进行二程放疗.放疗处方剂量中位值54 Gy(50~64 Gy),1.8~2.0 Gy/次,5次/周.结果 随访截至2008年12月31日,随访率为100%,其中随访满1、2年者分别为20、22例.4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1例,无进展4例.全组患者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和24%.全组≥2级放射性食管炎15例,其中2级13例,3级2例.≥2级放射性肺炎9例,其中2级8例,3级1例.≥2级血液学副反应3例,其中2级2例,3级1例.本组共死亡28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9例、远处转移7例、食管瘘1例、食管狭窄1例、全身衰竭4例、心脏病3例、电解质紊乱1例、死因不明1例.结论 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采用3DCRT二程放疗是可行的,有较好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即时疗效,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期;但再程放疗并发症较高,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食管癌细胞中RNF2基因表达,观察其X线照射对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A-109,RT-PCR检测RNF2 mRNA水平表达;MTT法检测ECA-109食管癌细胞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法检测ECA-109-R细胞中RNF2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转染对食管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重复测量设计资料方差分析。 结果 照射组食管癌细胞中RNF2 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照射组明显增加(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MTT结果显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水平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ECA-109-R组细胞中BMI1、RNF2蛋白表达水平较ECA-109组和ECA-109-N组细胞明显降低(P<0.01),ECA-109组与ECA-109-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3.5 h ECA-109-R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ECA-109组和ECA-109-N组(P<0.01)。6 Gy照射后各实验组处于G2+M期比例明显高于相应未照射组(P<0.01),且ECA-109-R组处于G2+M期的比例均明显低于照射后的ECA-109组和ECA-109-N组(P<0.05)。照射后ECA-109-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ECA-109组和ECA-109-N组(P<0.01)。 结论 采用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细胞中RNF2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解除照射后G2+M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单纯放射治疗(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食管癌和41例食管癌旁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食管癌单纯放疗预后的影响。结果59例食管癌组织中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75%,41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02%(P=0.000)。胸部CT扫描显示病变外侵深度>2 cm者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外侵深度≤2 cm者的78.57%(P=0.048)。进一步分析发现,MMP-9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和预后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9蛋白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侵袭有关,但不能用于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MMP-9、uPA和uPA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单纯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食管鳞癌和41例癌旁组织中MMP-9、uPA和uPAR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影响.结果 59例食管癌组织中MMP-9、uPA、uPA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6%、78%,41例食管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9%、44%,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54、8.04、12.18,P值均<0.01).胸部CT扫描显示食管病变外侵深度>2 am者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外浸深度≤2 cm的79%(P=0.048).胸部CT扫描显示食管病变层面椎前三角形间隙消失者uPA蛋白强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三角形间隙存在者的44%(χ2=4.21,P=0.040).发生远处转移者14例,其uPA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无远处转移者也显著升高,分别为100%和69%(χ2=4.12,P=0.042).进一步分析发现MMP-9、uPA、uPAR蛋白表达对食管癌放疗后的近期生存均未见明显影响,而MMP-9与uPA、MMP-9与uPAR、uPA与uPAR蛋白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食管癌中MMP-9、uPA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局部外侵及远处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肿瘤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的发生.3种蛋白表达对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影响有待长期随访和大宗病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