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腹腔镜手术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腹腔镜胃肠外科在过去的2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当代外科实践和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了许多重要改变。各种新型微创外科技术包括全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和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技术的涌现,极大地减轻了术后患者的疼痛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然而,这些技术的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论在近期还是远期疗效方面都是安全的;但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手术是否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远期疗效,目前仍缺乏高水平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52.
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死亡率较高(4~43%)。作者查阅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55例梗阻性黄疸手术病历,对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死亡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寻求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55例病人平均年龄53岁,其中恶性梗阻65例(41. 9%),良性梗阻90例(58. 1%);  相似文献   
53.
ʾ�ټ�����θ�������е�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备。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南非、中非各国,深受中外客户好评。公司格守“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欢迎国内外新老客户前来惠顾。中外合资 精益求精——河北永茂木工机械有限公司任丘永茂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在原任丘市永茂机械厂的基础上与新加坡、日本合  相似文献   
54.
??Management of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SU Xiang-qian, YANG Hong. Key Laboratory of Carcinogenesi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Ministry of Education)??Depart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Beijing 10014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U Xiang-qian??E-mail: suxiangqian@bjmu.edu.cn
Abstract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CRT)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including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is standar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he benefits of neoadjuvant CRT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and include tumor regression and downstaging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umor respectability, reduced local recurrence and a higher rate of sphincter preservation. Radical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carries a high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can also greatly detract from a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 light of the significant response rates that can be achieved with preoperative CRT, some scholars have suggested limiting further surgical therapy to local excision alone or to observ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cCR).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omplete responders after neoadjuvant CRT for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55.
苏向前  杨宏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61-1366
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手段,但传统的开腹手术通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还会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因此对于医生和患者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后或将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目前,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主要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即内镜下肿瘤切除和腹腔镜手术。不久的将来,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和机器人手术也将为胃癌治疗提供更多选择。随着各种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将显著改善。目前,许多有关各种微创技术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胃癌微创外科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6.
<正>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消化道常见的息肉主要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很多朋友在体检中发现它们。这些息肉通常长得慢,藏的深,小,体积比较小的时候,人不会有任何症状,通常无法感知,多在体检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国内单中心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单发EGC接受ESD治疗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从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愈性评价、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共计116例EGC病例纳入本研究,包括男性88例,女性28例,中位年龄63岁( 25~80岁). 术后病理组织学分型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24. 1%)、高分化腺癌35例(30. 2%)、中分化腺癌35例(30. 2%)及低分化腺癌18例(15. 5%). 87例(75. 0%)肿瘤局限于黏膜层,18例(15. 5%)侵及黏膜下层浅层,11例(9. 5%)侵及黏膜下层深层. 病灶平均直径(1. 49 ± 0. 96) cm,17例(14. 7%) EGC合并溃疡形成. 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5. 7%(111/116),完整切除率为93. 1%(108/116),总治愈性切除率为77. 6%(90/116),其中,62 例(53. 4%)为标准的治愈性切除(standard curative resection, sCR), 28例(24. 2%)为扩大的治愈性切除(expanded curative resection, eCR),26例(22. 4%)为非治愈性切除(non-curative resection, nCR). sCR组病灶平均直径小于eCR组及n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 121, P<0. 001及t= -3. 420, P=0. 001). nCR组0~Ⅲ型病例的比例及合并溃疡形成的比例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0. 287, P=0. 006及χ2 =17. 737, P<0.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GC合并溃疡形成及肿瘤浸润黏膜下层是导致非治愈性切除的因素( OR=6. 634, P=0. 006及OR=12. 735, P<0. 001). ESD相关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4例(3. 4%)、术中穿孔3例(2. 6%)、术后贲门狭窄2例(1. 7%)及术后心衰1例(0. 9%). 共有106例患者进入随访,除1例于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外,其余105例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12~47个月). 结论:ESD是治疗EGC安全且可行的手段,合并溃疡形成及肿瘤浸润达黏膜下层是导致非治愈性切除的因素,穿孔及术后出血是主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相比,由于保留了胃的部分容积,对胃肠激素分泌和营养物质吸收干扰较小而具有潜在优势,被选择性地用于早期胃上部癌的治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因考虑手术根治性和安全性等技术问题,整体而言开展并不普遍.食管-残胃吻合是近端胃切除术后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吻合方式,然而术后发生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的风险非常高.为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外科医生开展了多种食管-空肠吻合技术,如间置空肠吻合、双通路吻合等,但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复杂性,并未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中行食管-残胃吻合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9.
谭非  徐星  高品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18):932-938
  目的  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调或抑制miR-520d-5P的表达,探讨其对基因CTHRC1的调控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基因CTHRC1的3'UTR区之间是否相互结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株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及临床结直肠癌配对标本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构建稳定转染基因CTHRC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CCK-8、Transwell等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目的基因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在配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发现,正常组织中miR-520d-5P的表达高于癌组织(P < 0.001),基因CTHRC1的表达趋势相反(P < 0.001),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通过miR-520d-5P模拟类似物mimics及抑制物inhibitor的瞬时转染实验发现其对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有负向调节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CTHRC1的3'UTR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稳定转染基因CTHRC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但侵袭能力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配对结直肠癌标本中,原发癌组织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3)。  结论  miR-520d-5P对基因CTHRC1蛋白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基因CTHRC1可以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与miR-520d-5P具有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1998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8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结果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相关,主要包括便次增多、排尿困难、血便及肛门疼痛等。病变部位均位于低位直肠且病灶常常较大。8例均经病理确诊为直肠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7例,CD34(+)8例。2例行格列卫(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结果症状明显缓解,肿物较前缩小。7例行手术完整切除(5例行Miles术,2例行经肛门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直肠间质瘤引起症状时常已较大,确诊需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证实。对于低位直肠且病灶较大的直肠间质瘤病人,宜行腹会阴部切口将肿瘤完整切除,格列卫术前辅助治疗可能会提高肿物完整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