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39篇
  免费   2321篇
  国内免费   1210篇
耳鼻咽喉   290篇
儿科学   405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1456篇
口腔科学   399篇
临床医学   5362篇
内科学   2784篇
皮肤病学   263篇
神经病学   536篇
特种医学   1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2678篇
综合类   10209篇
预防医学   4543篇
眼科学   404篇
药学   3972篇
  50篇
中国医学   3771篇
肿瘤学   1164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870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896篇
  2019年   955篇
  2018年   1020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2007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1751篇
  2011年   1897篇
  2010年   1728篇
  2009年   1668篇
  2008年   1510篇
  2007年   1657篇
  2006年   1572篇
  2005年   1539篇
  2004年   1311篇
  2003年   1262篇
  2002年   928篇
  2001年   960篇
  2000年   1124篇
  1999年   1111篇
  1998年   1053篇
  1997年   998篇
  1996年   944篇
  1995年   787篇
  1994年   741篇
  1993年   594篇
  1992年   591篇
  1991年   489篇
  1990年   468篇
  1989年   383篇
  1988年   251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84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3篇
  1964年   22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 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了解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M RA表现、好发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3-02我院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22例均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 AW4.5工作站采用M IP及V 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中,单发19例,多发3例,共25处。其中19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6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3例,位于大脑前动脉10例;3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1例。22例中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者20例(90.9%),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16例,伴AVM1例,永存三叉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8例,血管狭窄2例。结论3.0T磁共振M R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他血管病变,是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前,随着MSCT技术的发展,血管成像经验的积累,其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提供了可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回顾了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从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冠状动脉变异和心肌桥、支架置入、桥血管、心功能及心肌灌注的应用评价7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后的体位干预在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5例,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根据接受治疗时间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患者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出后予25°~30°的半卧位,而对照组在气管导管拔出后,常规平卧位。观察两组拔管后10min、30min的氧合指数,停留复苏室的时间、舌后坠、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后10min、30min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停留复苏室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明显加快了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的复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异位囊肿均显著缩小或消失,痛经、闭经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得益于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5年生存率接近90%,保障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应该成为治疗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乳腺癌患者面临罹患淋巴水肿的终身风险。尽管采用侵袭性更小的治疗方法,发病率仍然较高,大约1/5的幸存者最终出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这对她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本篇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BCRL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努力最终改善乳腺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7.
作为对肌筋膜激痛点治疗的有效手段,针刺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多种软组织疾病过程中,我们发现血液本身不正常或血液所含营养物质不足均可延迟肌肉恢复速度,影响疗效。正常的血液供应、营养代谢是肌肉从病理状态恢复到生理状态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文章将从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维生素及甲状腺功能四个方面对血环境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于针刺治疗肌筋膜痛点中的影响,以期提高针刺在针灸临床镇痛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84例,将其分为两组,非激素疗法为对照组治疗方式,糖皮质激素疗法为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无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47.62%、52.38%,(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发作次数少,住院时间、热程短(P0.05);观察组治疗4w后的Ig M、Ig 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MPP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改良Del Nido停搏液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两种不同心肌保护液在联合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效果及临床结果,为临床选择合适心肌保护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术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不同的心肌保护液分为两组:改良Del Nido停搏液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3.13±9.52)岁;改良St.Thomas停搏液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71±9.29)岁。收集术前(T1)、主动脉开放后2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血液中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及肝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浓度,同时比较术后及随访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术前射血分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联合瓣膜置换手术。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组相比,改良Del Nido组灌注次数(1.19±0.39 vs.2.99±0.75,P0.001)明显少,主动脉阻断时间更短(P=0.003);两组术中心脏停搏良好,两组复跳后除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Del Nido停搏液具有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同样的心肌保护效果,灌注次数减少,阻断时间缩短;此外未发现其额外增加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其心肌保护能力在成人心脏瓣膜手术中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在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共24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盲穿组,每组12人。超声组采用"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盲穿组采用解剖盲探法。结果超声组第一次穿刺成功12例,第一次穿刺成功率25.0%;总穿刺成功41例,总成功率85.4%。盲穿组第一次穿刺成功9例,第一次穿刺成功率18.8%;总穿刺成功25例,总成功率52.1%,与超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超声组误穿动脉0例;血肿2例,血肿发生率4.2%。盲穿组误穿动脉8例,误穿动脉发生率16.7%;血肿10例,血肿发生率20.8%,与超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没有气胸发生。结论 "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