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人有幸应邀参加在巴塞罗那举办的2009年欧洲核医学年会,亲身感受和目睹了国外分子影像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将主要学术交流内容和个人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2.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左、右肩疼。2年前结肠镜检发现结肠肝曲部肿瘤,行结肠癌姑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半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术后行艾恒腹腔灌注加CF、5-FU静脉化疗8个周期。1年前复查发现肝右叶及盆腔转移灶。10年前曾因宫颈细胞非典型增生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腹部CT示:右下腹不规则钙化。锁骨CT示:右侧锁骨肩峰段骨破坏,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血液中叶酸、维生素B12(VB1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机理,测定了94例冠心病(CHD)患者的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与39名对照者进行对比,并对叶酸、VB12水平与发生病变的冠脉支数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抽取57例受试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测定,探讨叶酸、VB12水平与血浆Hcy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HD患者的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患者叶酸和V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与Hcy呈负相关,与血脂水平无关,提示血液中较低的叶酸、VB12水平与CHD有关,叶酸与VB12水平降低导致的Hcy增高可能是CHD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45.
佟正灏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4,20(10):847-851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确诊率日益升高。由于其与胃部其他恶性病变发展、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极为重要。文章主要介绍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祝安惠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4,20(11):881-888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临床证实的50例骨转移瘤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MR成像结果。对比分析全身骨显像、MR成像、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对骨转移瘤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全身骨显像与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结果]50例患者中,MR检查阳性50例,诊断灵敏度为100%(50/50);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48例,诊断灵敏度为96%(48/50),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检查阳性50例,诊断灵敏度为100%(50/50)。MR、全身骨显像对相同的受检部位共检出病变194处,其中经临床确诊的转移灶共182处,良性病灶12处。MR共检出转移性病变182处;全身骨显像共检出转移性病变122处.假阴性病变60处,假阳性病变12处。MR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82/182)、100%(194/1941、93.81%(182/194);全身骨显像诊断转移瘤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03%(122/182)、62.89%(122/194)、91.04%(122/134);MR联合全身骨显像诊断转移瘤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与MR检查结果相同。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与全身骨显像相比,两者的诊断效能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R对各型骨转移瘤均有异常表现,且对早期骨髓浸润转移具有明显优势.而全身骨显像联合MR成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47.
现代核医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成像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见表),它通过探测器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核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或受体密度,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也是核医学在当前面临现代先进医学影像技术严峻挑战下得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1].  相似文献   
48.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PET脑代谢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测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脑代谢变化。方法对32例临床确诊MR患者行18 F-FDG PET脑显像,目视观察18F-FDG PET脑代谢显像中的葡萄糖代谢分布变化状况,分析患者智商低下与PET、磁共振和脑电图等表现的关系。结果 32例MR患者中,19例(19/32,59.38%)PET脑显像异常,均为放射性分布减低,受累部位包括额叶6例(6/19,31.58%)、颞叶15例(15/19,78.95%)、顶叶12例(12/19,63.16%)、枕叶和小脑共4例(4/19,21.05%),其中13例(13/19,68.42%)有2处及2处以上部位受累。结论多数MR患者的PET脑显像存在代谢异常,且病变部位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PET对诊断MR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赵靖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6,22(11):880-884
摘 要: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分化良好,复发及转移率低,预后较好,但部分亚型分化不良,容易复发并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死亡率较高。大量研究表明血清Tg水平可作为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特异性指标。由于各种良、恶性甲状腺疾病都可导致血清Tg水平升高,以往认为术前监测血清Tg水平的意义不大,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术前血清Tg水平的监测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甲状腺球蛋白(Tg)在DTC术前及术后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