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自Grubb于1985年首先报道血清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G F R)密切相关,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CysC所特有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已引起广泛关注.有报道认为,CysC在评价GFR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代替CR和Ccr应用于临床[1].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测定落叶松多糖中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方法 色谱柱为Prevail Carbohydrate ES(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80%乙腈–0.5%乙酸铵水溶液(90∶1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0 ℃,载气体积流量为2.5 L/min。结果 L-阿拉伯糖、D-半乳糖分别在2.004 5~20.449 5 μg(R2=0.990 5)、2.041 0~20.410 2 μg(R2=0.995 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8%(RSD为1.51%)、99.65%(RSD为1.63%)。结论 本法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作为落叶松多糖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3.
林克荣  刘斌  黄盛  王畅  王俊杰  喻敏  王瑜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56-1359
目的探讨不同残胃容积的Roux-en-Y胃旁路术(RYGBP)对胃癌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77例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其中37例行全胃切除RYGBD,40例行胃大部切除RYGBD。比较术前(0月)和术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术后12个月的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BMI及FP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残胃容积的RYG-BP均可有效改善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的血糖,且残胃容积大小并不影响RYGBP对此类患者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低剂量力达霉素对小鼠P19胚胎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以肿瘤干细胞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P19细胞,实验分非加药组、阿霉素组和力达霉素组。MTT法检测力达霉素处理P19细胞后的剂量曲线和时间曲线。流式细胞术进一步确定力达霉素和阿霉素处理过的P19细胞的非凋亡剂量,并检测其细胞周期改变。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力达霉素和阿霉素处理过的P19细胞中转录因子Oct4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分析结果显示,力达霉素和阿霉素分别处理P19细胞后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1×10-11 mol/L和0.5×10-6 mol/L,从0.001 nmol/L-1到0.1 nmol/L-1浓度范围内的力达霉素处理细胞120 h后,仍可有效抑制小鼠P19胚胎癌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非凋亡剂量0.01 nmol/L-1力达霉素阻滞P19细胞生长发生在G1期,而0.5 μmol/L-1阿霉素阻滞P19细胞生长则发生在G2期。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化学实验均揭示低剂量力达霉素下调P19细胞中的Oct4表达,而阿霉素无此作用。结论:低剂量力达霉素抑制P19细胞生长可能与其下调了胚胎干细胞基因Oct4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及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局部伤口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研究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对照组复发率(35.00%)高于研究组(11.90%),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CD3^+、CD4^+ 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上升,CD8^+ 百分比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相比,研究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5%,对照组为42.50%,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能提高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常,与咪喹莫特联合应用可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分析年龄、转化区、病毒负荷量与宫颈活检病理的关系。结果: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的妇女中,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检出率为7.48%(43/575)。患者年龄为30~39岁、40~49岁、≥50岁的宫颈高级别病变患病风险分别是30岁的1.44(0.45~4.35)、0.97(0.30~3.11)、1.78(0.48~6.68)倍。不同宫颈转化区TZ1、TZ2、TZ3的CINⅡ+检出率分别为7.86%(32/407)、7.79%(6/77)和5.49%(5/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病毒负荷量的中位数逐渐增加,宫颈高级别病变较低级别病变及慢性炎症的病毒负荷量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存在一定的患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可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病毒负荷量较高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患病风险较大,但患病风险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7.
准确按时泵入5-FU,可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同时注意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和p2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与内异症相关的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中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以及p2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和内异症不相关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透明细胞癌以及不典型内异症、卵巢内异症相比较.结果:起源于内异症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各有1例检测到K-ras基因第12密码子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为GGT→TGT,即甘氨酸→半胱氨酸,其余标本均未见第12、13密码子突变.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K-ras基因的改变与内异症恶性转化可能具有某种联系.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癌中表达较高,说明它们的发病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探讨新的白血病相关基因zo-1在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应用甲基化PCR方法验证THP-1等白血病细胞中基因zo-1甲基化与白血病的关系,用甲基化PCR及RT—PCR方法验证THP-1等白血病细胞系中基因zo-1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选择基因zo-1高表达的THP—1细胞,用脂质体Oligofectamine将针对基因zo-1的小干扰RNA转染THP-1细胞,RT—PCR方法验证抑制效率,Annexin V和PI观察细胞凋亡率,PI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人中基因zo-1呈高甲基化状态,健康人群中基因zo-1不发生甲基化。基因zo-1未甲基化的THP-1细胞系高表达基因zo-1;基因zo-1高甲基化的Molt4及HL-60细胞系中不表达基因zo-1。脂质体Oligofectamine转染针对zo-1的小干扰RNA成功地抑制了THP-1细胞基因zo-1的表达,而不影响THP-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论:基因zo-1为白血病相关基因,急性白血病中基因zo-1高甲基化,基因zo-1的甲基化状态调控基因zo-1表达。THP—1细胞中基因zo-1表达缺失不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kgp基因型在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患牙根管中的分布情况,了解kgp基因在原发性根尖周感染中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190例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患者,采集感染根管细菌学样本,抽提DNA,使用Pg的16S rRNA基因的特异引物PCR检测样本中是否有Pg,然后针对Pg检出阳性样本,再使用kgp特异引物PCR获得kgp催化域片段,通过Tru I酶切kgp催化域片段确定kgp的基因型,并使用Pearson χ2方法分析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结果 在本研究所采集的190例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样本中,共检出Pg55例,其中kgpⅠ型检出率为27.3%, kgp Ⅱ型检出率为38.2%。Pg的检出与临床症状有相关性;kgpⅠ型与疼痛具有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根尖周感染的根管中Pgkgp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因为有些样本中Pg的量较少,本研究中kgp特异引物PCR的方法难以检测到kgp基因,所以今后需发展更灵敏的检测手段以对感染根管中kgp基因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