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陇中损伤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32 min(A23%~23%),32~42 min(A 23%~30%),42~67 min(A 30%~46%);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1.02~8.50μg(r=0.9995)、0.90~7.50μg(r=0.9990)、1.17~9.75μg(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8%(RSD=2.71%)、97.73%(RSD=1.98%)、99.57%(RSD=1.62%)。结论所用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陇中损伤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2.
连接蛋白4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x43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43在2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组织、1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 mRNA及Cx43蛋白在四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减少,且Cx4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P<0.01).RT-PCR显示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量减少,而乳腺癌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Cx43蛋白低表达及其构成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异常,与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有关,从而可能导致乳腺上皮细胞分化异常和过度增生,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eIF4E与肿瘤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因子之一,可与mRNA的5′端帽子结构特异性结合,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eIF4E的活性受自身磷酸化、翻译抑制蛋白的磷酸化及核内因子等因素的调节。eIF4E高表达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一些以eIF4E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如小分子干扰RNAs抑制eIF4E的表达、药物阻断AKT/mTOR或Raf/MEK/ERK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4EG1抑制帽依赖性翻译等,它们通过阻断eIF4E磷酸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总之,eIF4E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4.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系统性、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仍然缺乏标准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没有明显改善预后且缓解持续时间短;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研究样本小,不能明确疗效;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虽然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但HDT-ASCT具有高复发率、远期继发肿瘤等诸多风险,allo-HSCT亦因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而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就近年来AITL的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社区中13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评价进行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病率、高血压控制率以及不良习惯改变率。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不良习惯改变率明显,高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均显著降低,与护理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组第1天上午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顿服米非司酮100mg,同时常规行依沙吖啶100mg羊腹腔内注射引产,第2天上午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顿服米非司酮100mg。对照组依沙吖啶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不加用米非司酮。结果观察组148例(98.6%)自然排胎,2例因宫缩欠佳行催产素等5U静脉滴注诱发宫缩,引产成功率为98.6%;对照组120例(80%)自然排胎,30例因宫颈成熟条件差或宫缩欠佳行催产素5U静脉滴注,其中21例自然排胎,9例行钳刮术结束分娩,引产成功率80%,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7.
王晓琳  吴彦 《安徽医学》2018,39(7):881-88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5岁且通过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80例,根据PCI围术期治疗药物选择不同分为两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替格瑞洛组(40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氯吡格雷组(40例),PCI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改善程度较氯吡格雷组好(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血流3级增加22例,氯吡格雷组术后TIMI血流3级仅增加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4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12例,肌酐值升高发生1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加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并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进行对比。方法:将69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五加注射液)35例和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34例。在2周治疗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刺五加注射液对心脏神经症的疗效与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的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治疗心脏神经症有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率和辐射剂量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观察易位率在同一剂量、不同时相点的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连续Giemsa法 ,用 4号和 7号全染色体探针分析 0、0 2 5、0 5、0 75、1和 2Gy6 0 Coγ射线离体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率 ,同时对两个剂量点进行 5 2和 72h培养 ,比较其易位率。结果 易位率和辐射剂量间的量效关系可以用一个二次多项式方程Y =0 0 0 30 0 0 134D 0 0 16 5D2 来描述 ;易位率在 5 2和 72h培养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易位率和辐射剂量间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 ,可作为进行早先照射剂量重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发展、优质护理的实施,护理学与多种学科交叉渗透,护理工作对护士整体形象美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面对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患者面前,使我们的护理不再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治疗和照顾,而是能够重新整合受伤的心灵和躯体。今天的护士队伍应该是一支美丽的队伍,有着现代人的骄傲与自豪,履行我们神圣的天职,让患者获得良好的精神感受,唤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生命与健康在真善美的旋律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