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寰前节间动脉与原始三叉动脉、舌下动脉、耳动脉是胚胎早期在原始颈动脉与后脑循环之间存在的一过性血液循环联系通路,沟通原始颈动脉与颈节间动脉的血液循环。到胚胎12 mm阶段,当后交通动脉形成后,在正常情况下,这4支胚胎期吻合血管即退化消失。如果吻合支不消失,持续存在,即形成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既往该类血管发育异常均在尸体解剖时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在临床上,对患者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即可发现。笔者行脑血管检查中发现一例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病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93.
背景: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因此发生痴呆后患者的生存率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痴呆能缩短人的预期寿命,但有关在发展中国家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报道较少。目的:研究缺血性痴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探讨脑梗死后影响患者存活的危险因素。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的脑二科。对象:1998一05-01/1999—12—28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19例,其中男313例,女306例,年龄55~85(70.3&;#177;9.5)岁。干预:对6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人文因素、血管因素、脑梗死特征资料收集和神经心理检查。在人院及脑梗死后3个月按DSM-Ⅳ标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痴呆诊断,并随访2年,分析痴呆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相关预测因素。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梗死患者人文因素和血管危险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②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特征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后3个月共有146例患者(23.6%)被诊断为脑梗死后痴呆,其中39例为脑梗死前痴呆,107例为脑梗死相关性痴呆。随访(19、4&;#177;8.3)个月,脑梗死后痴呆患者存活率为49.3%,随访(21.3&;#177;9.1)个月,脑梗死相关性痴呆存活率为53、7%,非痴呆患者存活率为92.0%。多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后痴呆与生存呈明显相关(RR=4.91,95%CI=3.85-13.49),其余预测因素包括年龄(RR=1.12,95%CI=1.06~1.18)、Banhel指数(RR=1.63.95%CI=1.15—2.31)、心房纤颤(RR=1.47,95%CI=1.17~1.85)及脑梗死史(RR=2.81,95%CI=1.53~5.16)。结论:痴呆能降低脑梗死患者存活率,并可作为脑梗死后影响生存率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4.
背景:在不同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增高,其变化可成为重要的免疫学功能检测指标,但其在急性脑梗死时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脑梗死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与脑出血患者和正常人比较。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脑二科。对象:选择2002-05/2004-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脑二科住院患者132例。其中脑梗死89例,根据梗死灶分为为大梗死组(n=25,>10cm3),中梗死组(n=31,4~10cm3),小梗死组(n=33,<4cm3);脑出血组43例。以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方法: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发病后分别在发病后24h、3,7和14d取血,脑出血患者分别在发病后24h和14d取血。3组均取静脉血4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梗死不同病程中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其他两组比较。②不同大小梗死灶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比较。③脑梗死并发感染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变化。结果:162例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1184.5±68.3),(693.9±41.7),(576.1±39.8)μg/L,P<0.01]。梗死发生后24h至第7天呈上升趋势,7~14d呈下降趋势,但第14天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仍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大梗死灶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1217.4±59.3),(1132.6±51.9),(983.7±54.2)μg/L,P<0.01]。③脑梗死后并发感染者在发病后3,7,14d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P<0.01)。结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作为脑梗死时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阻断其生成和表达为改善脑梗死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情况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经头颅CT或/及MRI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65岁)268例作为观察组,207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疾病特点及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性质及相应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窦部较多见、且左侧较右侧多发;硬斑较多,其中,颈内动脉虹吸部硬斑较多,软斑以颈动脉窦部最多;轻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中,动脉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起重要作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对控制老年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发展,防止腔隙性脑梗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笔者至今,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3例,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我们注重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了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估卒中对病人性功能的影响,研究临床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卒中后性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242例卒中病人,独立完成卒中前后性功能和习惯的问卷.主要内容是:①性欲;②性交频率;③性满意度.结果 大多数卒中病人回答显示所有衡量性功能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包括性欲、性交频率、性满意度.对这些变化最重要的解释因素是对性的总态度(OR范围5.7~9.41),担心性无能(OR范围3.9~5.8),不能讨论性(OR范围1.1~9.9),不愿意参加性活动(OR范围1.5~6.4),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范围2.5~6.8).结论 性功能障碍和性生活的不满意,在男女卒中病人中普遍存在.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卒中后性功能和性生活质量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吸烟和饮酒对重庆社区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 6 0岁老年人 30 12名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社区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的时点终生患病率为 2 .5 9%(78/ 30 12 )。吸烟可增加急性脑血管病总患病率 (P=0 .0 11)和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 (P=0 .0 2 6 ) ,尤以现在吸烟者明显 (P1 =0 .0 0 6 ,P2 =0 .0 10 )。吸烟与其它类型脑血管病患病率之间以及饮酒与急性脑血管病总患病率、各类型脑血管病患病率均无显著联系。结论 :吸烟是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 (特别是脑血栓形成 )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并未发现饮酒与其有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9.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546例脑梗死急性期住院患者,完成随访434例,于住院期间和脑卒中3个月后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其中痴呆组118例,非痴呆组316例。运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为27.2%。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管性痴呆组的年龄比非痴呆组高8.5岁,在低教育水平(小学以下)、每日饮酒、脑卒中史等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痴呆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低教育水平、每日饮酒和脑卒中史与血管性痴呆相关。结论血管性痴呆是血管因素和退行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管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年龄、低教育水平、每日饮酒和脑卒中史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的逐渐上升,人们开始关注吸烟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目的:探讨吸烟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一设计: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以抽签的方法从重庆市高新区、渝北区、渝中区中分别抽取了两个居委会≥60岁老年人共3012人,男1668人,女1344人。方法: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定,采用t检验和Logista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吸烟的人口学分布。②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结果:对3012人完成了MMSE测定,总吸烟率为35%、重庆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率为11.95%;吸烟人群中,现在吸烟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为11.8%,过去吸烟者为4.5%,不吸烟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为5.3%:结论:吸烟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x^2=6.59,P=0.047),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和性别均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吸烟人群中现在吸烟者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较大(RR=2.33,95% CI=1.37~5.82)。吸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戒烟可能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