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 3年来对厦门儿童血铅水平的监测和干预 ,总结血铅检测和降低儿童血铅的方法。方法 采用间接血锌原卟啉 (ZPP)和直接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血铅水平 ,以及部分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每年对托幼机构的儿童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和到托幼机构进行指导 ,对家长进行防铅宣教。结果  1999年、2 0 0 0年、2 0 0 2年高ZPP组的筛查率分别为 11 2 7%、9 0 2 %和 6 5 2 % ,呈逐年下降 ;中度以上铅中毒儿童的血铅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在无显著铅污染的环境下 ,对于普通儿童 ,切实做好防铅保健 ,及时定期监测血铅水平 ,可以达到显著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目的。在无原子吸收仪的医院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对于儿童中度以上铅中毒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卫生部组织编写的《诊断学》教材第1版至第6版中实验诊断篇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其他5个版本《实验诊断学》教材的特点,提出了实验诊断学教材编写应当考虑的因素:①注重“三基”培养;②体现本学科领域的新进展;③加强双语教学;④编排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完善;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材编写应当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训练中应用结构化教育模式,将视觉线索应用到各个活动场所,强调作息时间和教学环境的结构化,强调工作组织的结构化。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6个月。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及C-PEP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儿孤独症儿童量表平均总分由训练前的(96.09±18.95)分下降到(54.91±14.10)分(P<0.001),量表中言语、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显著下降(P<0.001)。C-PEP评估功能发展平均分值由训练前(28.00±11.08)提高到(48.00±11.27),年龄当量提高(9.00±5.32)个月,扣除生理增长6个月,实际年龄当量增长(3.00±5.32)个月。【结论】结构化教育治疗对孤独症是一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7例脊柱病变的病例资料,活检部位包括颈椎5例、胸椎50例,腰椎58例、骶椎14例,所有活检标本送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通过后续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确定最终诊断,以此为标准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计算不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    127例穿刺活检术活检成功率为99.21% (126/12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获得明确诊断119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63例),7例无法明确诊断或出现阴性结果。经随访和(或)手术病理证实,最终确诊127例中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60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2.06%(116/126),恶性和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 (56/60)和90.91% (6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3);穿刺活检术前单纯CT、MRI和核医学影像检查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54%、68.48%和75.64%,均明显低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脊柱穿刺活检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弥补单纯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偏低的局限性,是确诊脊柱病变的良好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桃子、李子以及油桃等水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助于防止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NLR,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4)和高NLR组(NLR≥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5年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N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NLR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27例行PFNA 内固定治疗,25例行PFLP治疗,分别进行平均(15.3±2.1)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与 PF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及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与PF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达到较好效果,选择上主要看操作者更熟悉使用哪种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病灶刮除植骨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及特点。 方法 2010年 1 月至2013年 12月我院共收治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并病理性骨折 16 例,均实施病灶刮除植骨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通过术后影像学X线片结果和临床随访两方面评价治疗效果。影像学X线结果评估包括病变骨骨折复位有无丢失及病灶愈合情况。临床评估采用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标准及随访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6 例患儿平均随访25.6个月。影像学X线片显示病理性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 5 个月。在随访过程中,病灶未出现复发或者再次骨折。术后平均 12.5 个月取钉。至末次随访时病灶完全消失(14 例)或部分消失(2例);患肢无疼痛,关节活动均不受限。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作为治疗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并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