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辣椒素受体(VR1)在慢性炎性痛-吗啡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表达变化,探讨VR1在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鞘内给予吗啡10μg/kg组(A组),鞘内给予吗啡20μg/kg组(B组),鞘内给予生理盐水组(C组).每日2次,连续7d.以触觉测试包测试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VR1表达.结果:A、B两组在给药第5日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背根神经节VR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多.结论: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可能参与慢性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2.
贾金娥  王国林 《医学综述》2007,13(6):437-439
肌松药的残余阻滞作用是引起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日趋引起重视。不同的监测方法以及对不同肌群的监测近来也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颈腰椎旋转手法拇指最大推扳力比较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拇指对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的差异,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旋转手法作用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推扳颈、腰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响作为颈、腰椎旋转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在腰椎左、右手拇指的最大平均推扳力分别为5.08±1.289kg和6.636±1.484kg。颈椎此刻术者左右手拇指的最大平均推扳力分别为4.75±1.04和6.44±1.34kg。结论颈、腰椎同侧的最大推扳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颈、腰椎咔哒声响的发生与拇指推扳力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4.
王志勇  谢虹  王国林  崔薇 《天津医药》2002,30(4):233-234
连续蛛网膜下隙麻醉(CSA)是近几年被再次应用并有所发展的一项技术。本文意在研究其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所造成的心血管反应和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较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体检标准分类)Ⅰ~Ⅱ级拟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CSA组(A组)和蛛网膜下隙复合硬膜外隙麻醉组(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年龄为(52.8±5.6)岁,体重为(61.3±8.5)  相似文献   
25.
病人女,27岁,农民,入院前10个月左足部疼痛,病后2月足背外侧长一指头大肿物,伴疼痛,不敢走路。1985年2月15日入院。查肿物位于外踝前下方,约5×7cm中度硬,足外侧亦可摸到界线不清肿物,与前肿物相连,质软如海绵,不移动,无波动,压痛( )。X线平片见距舟、跟骰,骰舟关节间隙增宽,轻度脱钙。穿刺抽出少许暗褐色液体。术中见外踝前下方指头大肿物,内含聚集增生结节,滑膜肥厚呈棕红色,表面为不平的纤维绒毛样组织。增生滑膜向跟骰、距舟、骰舟关节延伸。手术切除突出跗骨表面肿物及跗间关节的增生滑膜组织。病理诊断;色素性绒毛结节状滑膜炎。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左足疼痛消失。3周后负重走  相似文献   
26.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病理机制未明,诊断和治疗都较为困难的复杂疾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式被证明能完全有效地治疗CRPS,专家们建议对患者要及早采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选择每个患者最适合的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传统治疗方法正在渐渐被新的疗法所代替,人们尝试单独或联合使用各种药物和介入治疗手段来治疗这一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还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对原代培养胎鼠大脑神经元缺氧复氧过程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的部分脑保护机制。方法:培养12天的胎鼠大脑神经元,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缺氧复氧组;Ⅲ组14μmol/L异丙酚组;Ⅳ组56μmol/L异丙酚组。Ⅲ组和Ⅳ组于缺氧前分别换入含有14μmol/L和56μmol/L异丙酚的培养液,随后缺氧30min。四组于缺氧后1h、2h、4h、6h和24h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比较各组神经元NOS(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同时四组于缺氧后1h、3h、6h、8h、24h、48h和72h分别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Hsp70(热休克蛋白70)mRNA、Hsc70(热休克同源蛋白70)mRNA及Hsp70的表达。结果:①本研究的缺氧复氧过程可使神经元NOS活性增强,并可诱导Hsp70 mRNA、Hsc70mRNA和Hsp70表达,且表达高峰分别为24h、24h和48h;②在14μmol/L和56μmol/L异丙酚组,缺氧复氧鼠脑神经元NOS活性在复氧后4h内降低;③14μmol/L和56μmol/L异丙酚组的缺氧复氧鼠脑神经元Hsp70mRNA和Hsc70mRNA的表达高峰分别提前至8h和6h,而只有56μmol/L异丙酚组的缺氧复氧鼠脑神经元Hsp70的表达高峰才提前至24h。结论:异丙酚可抑制缺氧复氧引发的神经元NOS活性增强,同时异丙酚可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上促进鼠脑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随着核医学事业的发展,应用于临床、基础医学研究等方面的各类核医学仪器越来越多。为提高仪器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性能指标,使之更加符合临床诊断的需要,核医学仪器更趋于向单一专用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对提高某种疾病的诊断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但对设备不全的基层单位将带来困难。使用者一般都希望仪器运行可靠、操作简便,并可实现“一机多用”。为此,提出了核医学仪器的变通使用问题。所谓变通使用,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核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将现有的核医学仪器加以适当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1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结果:椎间盘的应力、应变及位移都不断增加。应力从腰椎间盘右前侧的外缘呈弧形向左后侧的外缘递减。椎间盘右后侧外缘的压应力较大。位移从右前侧向左后侧呈层状递减。位移方向与应力方向大致相同。相应位置椎间盘右后侧位移大于左后侧位移。最终应变:右后角中下部有明显的变形,向后内侧突出,左后侧部变形最小。结论:手法增加了旋转侧椎间盘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但同时增加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安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不宜用本手法。  相似文献   
30.
小儿与成人相比,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快,术后并发症是成人的2倍。所以,在麻醉后苏醒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并给予正确护理对保证患儿安全尤为重要。 1 术后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全麻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