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烫伤对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2.
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仪对急性颅脑伤即刻,1,3,6小时后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损伤即刻1小时后β-内啡肽神经元在数目,阳性反应面积及灰度均明显减少。且胞体内阳性粒变形和破损。  相似文献   
13.
棉酚对大鼠生精上皮支持细胞影响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大鼠口饲棉酚后睾丸生精上皮中支持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棉酚每日剂量30毫克/公斤体重,连服4~6周后分别杀死取材,制成超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服棉酚后支持细胞呈现一系列细胞功能活跃与吞噬功能有关的胞器超微结构改变:溶酶体及脂滴增多,线粒体增生和多形性变化,服药6周后,内质网扩张明显,脂滴堆积,细胞开始处于不活跃状态。结合上述结果,本文对服棉酚后支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性质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七年制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七年制,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达到硕士水平医学人才的新途径。这就要求对此类学生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深厚而扎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尝试性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理论教学1.1调动兴趣,夯实基础,抓住新进展组织学是一门较古老的形态学科,以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为主体。以往学生学起来感到结构名称多,枯燥乏味,难学,而且与临床联系不密切,学习积极性不够高。针对学员的这种心态,我们在讲课时,努力做到跟踪最新研究进展,使学…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同位素基因探针原位杂交组化实验周期长,而且对人体有害,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获得一种非周位素基因探针,而其敏感性与同位素基因探针相似。本文介绍一种光敏生物素标记的反意SScRNA探针显示组织切片SSmRNA的方法,其敏感性与我们以前介绍的~3H-cRNA探针相似。一、材料与方法:含前生长抑素原基因的质粒来源、性质及质粒的线性化请参考我们以前的报导。线性化后,以线性质粒DNA为模板合成未加任何标记物的反意SScRNA。纯化,乙醇沉淀回收此cRNA后,将其溶于灭菌双蒸水中,使其终浓度为0.5-1.0μg/μ1,再与等体积的光敏生物素(1μg/μl)混合,在150瓦卤素灯下,距光源20cm处照射30分钟。用仲丁醇抽提游离生物素,最后丁醇沉淀回收光敏生物素反意SSc-RNA探针,并将其溶于适量的灭菌双蒸水,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探针的OD_260,计算探针浓度。切片的制作,预处理、预杂交、杂交、杂交后冲洗详见我们以前介绍的方法,但探针浓度不同,其最佳工作浓度为2μg/ml,每一切片覆盖20μ1。切片彻底冲洗后,3%牛血清蛋白,37℃孵育1小时,亲和素碱性磷酸酶(1∶500)25℃孵育2小时,然后分别用TSM_1(0.1MTris-Hcl PH7.5、1M Nacl,2mMMgcl_2)冲洗20分钟  相似文献   
17.
用体重250~300g雄性大鼠,研究~(60)Co γ线20 Gy(2000 rad)一次全身照射后,肝内AKPase与G-6-p ase的变化。在照射1、2、3天内将动物断头杀死,取材、恒冷箱切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处理。对照组AKPase反应物主要集中于毛细胆管附近,肝小叶周围较小叶中央酶活性显著。G-6-p aseR应物分布于粗面、光面内质网的囊池内和核周间隙内。照射2~3天后AKP ase活性明显增强。照射1天后G-6-p ase的活性略高,2~3天后活性略低。电镜观察与光镜结果基本一致,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30%深II-III度烫伤后垂体β-EP阳性反应细胞的改变进行了半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烫伤后垂体立即参与了应激反应。中间叶胞质内β-EP阳性反应物颗粒减少,着色变浅,尤以烫伤后1小时最明显(P<0.01)。随后β-EP阳性反应物逐渐增加,3、4小时后又缩小。该研究从形态学角度说明了垂体β-EP参与了大鼠烫伤后应激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以PAP免疫组化和微机图像分析技术,相对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EP神经元分泌功能变化所伴随的某些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老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分泌功能降低,但其β-EP神经元数目无明显改变,下行到正中隆起范围内外带的阳性纤维的串珠状结构基本正常,而神经元胞体明显缩小和阳性反应物面积显著减少,提示β-EP神经元胞体发生了衰老形态学改变和POMC转化为β-EP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