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脑水肿是缺血与出血性脑病、脑肿瘤和感染等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水肿的形成过程及脑细胞内外水的平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QP4表达上调与脑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干预AQP4的表达并用DWI检测可为脑水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CT肝硬度分级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肝硬度分级评估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术前肝脏双期增强CT59例。术前确定肝硬度分级,与术后病理肝纤维化分级、临床肝功能分级、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变化曲线和生存率进行级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CT分级 1级与 2、3级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 4.9881和 5.4286,Ρ<0.05); CT分级之间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前白蛋白(PAB)水平峰值或谷底或 20d后的时间区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分级与病理肝纤维化分级相关系数r=0.77(Ρ<0. 0001),与C-P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Ρ=0. 0011)。结论 肝硬度CT分级可以作为临床肝癌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右上纵隔增宽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或CT增强扫描、心脏超声证实的右上纵隔增宽X线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5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6例;侵袭性胸腺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胸内甲状腺肿瘤2例;升主动脉或无名动脉迂曲14例;胸主动脉瘤3例;肺动脉狭窄致主肺动脉扩张1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淋巴瘤4例;右肺纵隔型肺癌16例;隐匿型肺癌2例;食管下段癌致胸上段食管明显扩张2例;食管异物继发上纵隔脓肿2例。经CT平扫 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心脏超声证实病例数分别为33、10、12、1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右上纵隔增宽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用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曲线)分析评价CT三维重建图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诊断价值,得出三维图像中有利于判断结节良恶性的征象,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SPN的良恶性,使三维重建技术在SPN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98例SPN患者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方法重建后,分析三维重建图像,并与病理随访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求各征象对SPN恶性度的辨识能力,并绘制ROC曲线来检验回归曲线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毛刺征者60例(61.2%)、深分叶征者64例(65.3)、支气管截断征46例(46.9%)、胸膜凹陷征66例(67.3%)、血管集束征67例(68.4%),以上5种征象为恶性SPN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为恶性SPN的征象。上述征象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665、0.717、0.638、0.878。结论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和气管截断征对恶性SPN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多参数回归模型对诊断恶性SPN较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海南医学院也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在这种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解该院毕业生整体培养质量,加强学院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进一步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改革思路,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我们对历届毕业生质量进行了大范围的跟踪调研.  相似文献   
26.
关注弥漫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与肝间质疾病,包括继发的胆汁排泄障碍和肝脏血流障碍,都属于肝脏弥漫性病变.病理学的弥漫性肝病主要指非局灶性的,如肿瘤、囊肿、脓肿、局灶性增生等病变以外的肝病,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导致的肝脏浸润也不包含在弥漫性肝病中.  相似文献   
27.
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的最多见,结外侵犯以消化道最常见,而原发于骨的恶性淋巴瘤较少见,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罕见。由于影像与临床缺乏特征性,诊断往往需要结合其发病年龄与好发部位,依靠多种影像学手段综合分析,提高骨恶性淋巴瘤的诊出率。  相似文献   
28.
碘水剂椎管造影误入硬膜下腔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碘水剂椎管造影误入硬膜下腔的X线造影表现,并分析了其误入原因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从281例椎管造影中发现7例经脊髓造影CT(CTM)证实有造影剂误入硬膜下腔者,进行X线征象分析,结果:发现其造影呈多样化影像表现,可产生多种假象,7例椎管造影中,假性硬膜外梗阻征5例,假性血管畸形4例,马尾神经不显影者5例等。结论:碘水剂椎管造影误入硬膜下的X线造影表现极易误诊硬膜外梗阻和血管畸形,充分认  相似文献   
29.
胆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管内支架技术是利用介入技术,在X线透视的监视下,行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胆管内,以治疗胆管狭窄的微创治疗新技术;是介入放射学近10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或闭塞,疏通胆管系统,缓解胆管梗阻的临床症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恶性胆管疾病引起的高位梗阻的内支架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胆系肿瘤患者急需消除黄疸,顺应生理性引流,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创新——科研选题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造新的知识为社会所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国家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速。今年国家首次重奖科技人员,更昭示着国家对知识创新的渴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工作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已到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程度。科学研究工作能否成功,关键就在科研选题上,而科研选题的灵魂就是创新。江泽民总书记说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研工作更是如此,没有创新的科研,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