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11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457篇
预防医学   61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07篇
  24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刊现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请作者进入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org)点击《实验与检验医学》在线投稿,按提示进行投稿。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须先进入作者中心注册新账号。注册信息请按要求逐项填写,内容须真实完整,邮箱及电话请保证有效、无误。(2)一次注册,长期有效,请不要重复注册。(3)作者可随时登陆投稿系统查询稿件的编审过程,稿件处理的相关结果编辑部不再另行通知。投稿同时请将60元审稿费通过网上银行转账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2组患者膀胱排尿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369.2±76.5)ml]、最大尿道闭合压[(75.4±10.5)cmH2O]和最大尿流率[(12.3±3.3)m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充盈期逼尿肌压力[(21.8±5.7)cmH2O]、残余尿量[(85.4±41.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经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经皮颈内静脉长期置管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术后情况、导管的使用情况、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透析充分性评价等。结果(1)实施颈内静脉长期置管18例次,其中3例为重新置管,置管成功率100%。(2)导管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置管处局部渗血;1例出现导管出口感染,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患者出现导管血栓形成;2例诊断导管纤维鞘形成;1例因人为损坏出现导管破裂。经过相应处理后均使问题得到解决。(3)导管使用期限:本组患者长期导管使用时间为4~41个月,除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3例为重新置管,余患者仍继续使用。(4)透析充分性评价:15例患者平均尿素下降率为72%,平均尿素清除指数达1.54。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老年血透患者,使用颈内静脉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置管及导管护理技术、加强健康宣教,能延长导管使用年限,减少导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
96.
脑血疏口服液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适应证为中度、轻度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属中经络、气虚血瘀之证。本文回顾近年来脑血疏口服液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脑血疏口服液在治疗脑血管病属气虚血瘀型有较大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脑血疏口服液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7.
98.
地骨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地骨皮(枸杞Lycium chinense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骨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麻酰胺G(1)、茄根酰胺甲(2)、7-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N2,N3-bis(4-hydroxyphenethyl)-6-meth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amide(3)、2-羟甲基-5-羟基-吡啶(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酚(5)、绿原酸乙酯(6)、阿魏酸十二烷基酯(7)、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8)、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9)、苯乙醇吡喃木糖基-(1→6)-吡喃葡萄糖苷(10)、2-苯乙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它乔糖苷(12)、丁香酸葡萄糖苷(13)、异东莨菪苷(14)、东莨菪苷(15)、地骨皮苷甲(16)、(+)-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7)、(-)-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8)。结论化合物1~5、7~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学理论抓路线 推动学术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市卫生局、科技局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底联合召开了市老中医经验交流会,来自区、县、部队,医学院校、厂矿及市属单位的七十多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100.
对于青春期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统一诊断标准,且治疗方案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为使国内各级妇产科医师更好地诊治和管理青春期PCOS患者,更新知识,并与国际接轨,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在参考国外相关共识及指南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编写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以改变临床医生对PCOS的传统认识,达到规范诊断和治疗青春期PCOS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