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胸段食管癌临床分期与病理TNM分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并结合病理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方法:58例可切除胸段食管癌.术前行钡餐造影、胸部CT扫描和腹部超声波检查,根治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病理TNM分期:Ⅱa期28例占483%,Ⅱb期2例占3.4%,Ⅲ期27例占46.6%,Ⅳ期1例占1.7%.术前临床分期:Ⅱ期27例占46.6%,Ⅲ期28例占483%,Ⅳ期3例占5.2%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统计两种分期的相关性和符合性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与术前临床T分期的相关性不明显r=-0.233,P=0.079;而术后病理N分期与术前临床N分期具有显著性相关r=0.285.P=0.030;病理TNM和临床TNM分期有显著性相关r=0.289,P=0.028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者30例占51.7%.术前CT片淋巴结肿大者33例占56.9%.二者具有显著性相关r=0.388,P=0.003病理TNM分期和临床TNM分期均呈现分期越晚转移淋巴结个数越多,同样钡餐造影的病变长度也随期别越晚,病变长度越长。且有统计学意义。临床T分期与CT片显示的肿大淋巴结个数和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个数均具有显著性相关r=0.289,P=0.028和r=0.298.P=0.023,然而病理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并未显示相关性结论:两种分期系统有一定相关性和符合率,但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病变局部T分期在早期病例的符合率较差,内窥镜超声介入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2.
灯盏乙素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灯盏乙素聚乙二醇前药。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为原料,与琥珀酸酐反应后再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缩合得到活泼酯,最后与灯盏乙素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分别用FT-IR、1HNMR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测定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高分子前药水溶性大大提高,为延长药物体内半衰期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97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年龄≥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放疗前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前GNRI评分正常组139例,异常组58例,两组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08%、9.82%和8.73%、6.18%(P>0.05)。放疗后GNRI评分正常组68例,异常组129例,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7.04%、7.42%和16.17%、3.65%(χ2=12.316、14.61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放疗后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总生存时间(OS)相关(χ2=6.569~22.434,P<0.05);T分期、GTV、放疗前NLR及放疗后的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相关(χ2=4.579~18.99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NRI均为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χ2=4.716、13.083、4.519,P<0.05)。结论 营养指标GNRI可作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临床工作中对GNRI评分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积极行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放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25例临床Ⅲ期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计算PNI、营养风险指数(NRI)等营养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PNI最佳临界值为49.925,依此预后营养指数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9.925)和高PNI组(PNI≥49.925),NRI以100作为临界值分为NRI≥100和NRI<100,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并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对OS和PFS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放疗前PNI与血红蛋白(HGB)(r=0.505,P<0.001)和NRI (r=0.594,P<0.001)呈正相关。低PNI组和高PNI组患者1、3、5年OS分别为67.5%、27.3%、11.4%和85.4%、45.8%、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9,P<0.05),低PNI组和高PNI组患者1、3、5年PFS分别为59.7%、23.2%、4.9%和79.2%、35.4%、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剂量、化疗、白蛋白(ALB)、NRI和PNI水平与总生存(χ2=6.822、4.326、4.474、13.123、8.846、8.569,P<0.05)和无进展生存相关(χ2=7.869、4.636、5.874、10.911、8.544、6.71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TV、放疗剂量、PNI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GTV、放疗剂量、是否化疗、PNI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放疗前PNI是接受根治性放疗的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可作为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 1月—2010年 12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分期为Ⅱ~Ⅲ期共 7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16 例患者 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79.85%、58.27%、 49.73%。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术后阳性淋巴结数目、T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 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342例)患者术后化疗组 OS优于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χ2分别为 9.301、4.422,P<0.05或P<0.01);Ⅱb(75例)及Ⅲ期(299例)患者术后放化疗组及术后放疗组 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Ⅱb期:χ2分别为 3.926、4.605,P<0.05;Ⅲ期:χ2分别为 8.504、7.435,P<0.01)。716例患者 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71.23%、49.32%、38.26%。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患者术后化疗组 PFS优于单纯手术组(χ2=7.481,P<0.01);Ⅱb及Ⅲ期患者术后放化疗组 P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χ2分别为 6.684、5.741,P<0.05)。结论 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为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Ⅱa期患者可仅行术后化疗,而Ⅱb~Ⅲ期患者接受辅助放疗或放化疗可获得更优预后。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了在位移试剂Eu(FOD)3、Eu(TFC)3和Eu(HFC)3存在下非洛地平质子信号的镧诱导位移(LIS)值,非洛地平的芳氢质子信号得到简化并解析;在手性位移试剂Eu(HFC)3存在下,观察到甲酯的甲基明显的对映体位移差值(△△δ),据此,可对非洛地平直接进行对映体的含量分析。当Eu(HFC)3:非洛地平为0.620(摩尔比)时,甲酯甲基的R和S对映体两峰的峰谷高度为峰高的3.8%,即当对映体之一的含量不低于3.8%时,可对非洛地平的对映体含量进行精确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57.
报道了位移试剂Eu(FOD)3、Eu(HFC)3存在于3,4-环氧-3,4二氢-2,2-二甲基-6-乙酰胺基-7-硝基二氢-1-苯骈吡喃(I)的镧诱导位移(LIS)值;在手性位移试剂Eu(HFC)3存在下,观察到5-H和和8-H明显的对映体位移差值(△△δ),据此,可对化全物直接进行对映体的定量分析。当Eu(HFC)3,为0.955(0.705)(摩尔比)时,8-H(5-H)的(+)和(-)对映体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对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根治性放疗的163例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前血常规及生化结果计算每例患者NPS,然后依据NPS分值分 为低危组(0分)、中危组(1~2分)以及高危组(3~4分)并比较3组生存预后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 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NPS与预后 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等其他营养及炎症指标对生存预 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依据放疗前NPS结果,将163例患者分为低危组38例、中危组71例及高危组54例。对低、 中、高危组生存状况的分析显示,1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9.7%、78.3%、66.9%,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60.1%、40.7%、 26.6%,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48.1%、25.2%、17.1%(Log-rank χ2=16.398,P<0.01);1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76.7%、 52.7%、50.8%;3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50.1%、25.3%、19.4%,5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42.0%、21.1%、12.9%(Logrank χ2=16.852,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PS中、高危组和同期未化疗为影响患者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 险因素。NPS预测生存的AUC值(0.658)优于PNI(0.581)、NLR(0.561)、LMR(0.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 1.938、2.016、1.950,P<0.05)。结论 放疗前NPS是接受根治性放疗的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对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营养及炎症指标,NPS较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照2004、2009年版临床分期标准分期,观察不同分期标准的各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以及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T)对临床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以期确定更为合理的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放疗前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定位CT扫描并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计算GTV-T。所有患者分别按照2004、2009年版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合GTV-T,观察患者预后。   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5.6%、20.7%,中位生存期23个月。两种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均能反映食管癌放疗预后,2009年版分期生存曲线分离度最好,生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29.497,P < 0.001)。临床T分期与GTV-T大小呈正相关(r=0.615,P < 0.001)。不同临床T分期中,GTV-T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   结论   不同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均能反映患者预后,2009版分期标准更佳。GTV-T与临床T分期呈正相关,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60.
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10-O-(N,N-二甲氨基乙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XQ-1H)标准物质的含量。以齐多夫定为内标,DMSO-d6-D2O(5∶1)为溶剂,氢谱测定条件为:脉冲宽度30°,延迟时间20 s,采样次数32次,窗函数0.3 Hz。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内标的定量峰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宽,含量测定结果为99.12%,RSD为0.16%。该方法专属、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对药物基准物质绝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