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MDC1基因表达,观察其对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MDC1基因的干扰质粒pMDC1-shRNA,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感染ECA109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MDC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NA干扰对ECA10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pMDC1-shRNA质粒,转染ECA10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ECA109/MDC1,基因MDC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5 Gy射线照射后12 h、24 h、48 h,ECA109/MDC1的G2M期比例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ECA109、ECA109/NEGATIVE、ECA109/MDC1细胞的D0值分别为3.06 Gy、2.90 Gy、1.88 Gy;SF2值分别为0.91、0.89、0.84;Dq值分别为1159、1.47、1.20,显示ECA109/MDC1的D0值、SF2值、Dq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RNAi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中基因MDC1的表达,从而增强ECA109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PTTG和MMP-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对食管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食管癌组织中PTTG和MMP-9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并将其纳入食管癌临床分期进行预后分析。结果PTTG和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TTG、MMP-9蛋白在食管癌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的患者。结论PTTG和MMP-9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提示两者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T4期食管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4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30例T4期食管癌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DT50~76 Gy。将性别、年龄、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放疗前进食状况、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放疗剂量、化疗与否和近期疗效等11个因素,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全组放疗后食管造影评价CR 34例、PR 83例、NR 13例,总有效率(CR+PR)为90%;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2273%和16.92%;中位生存期14.2月。单因素分析表明,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放疗前饮食状况、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和近期疗效与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化疗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放疗前饮食状况和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为独立预后因素 (P<0.05)。结论对于T4期食管癌,原发肿瘤位于颈及胸上段、放疗前进食梗阻轻、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病变较短者三维适形放疗预后越好,而胸中下段癌、放疗前进食梗阻重、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原发肿瘤病变越长者放疗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与预后,远处转移的关系以及预测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接受手术治疗者38例(52.1%),局部放疗者35例(47.9%)。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GRP)、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蛋白表达,结合肿瘤体积重新分级,分析其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 NSE、GRP、GRPR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79.5%、75.3%,GRP与GRPR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00)。GRP、GRPR蛋白不同表达水平患者间的预后及远处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与GRPR蛋白表达预测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敏感度均为71.4%,特异性分别为83.9%、90.3%。结论 GRP、GRPR是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的预测小细胞肺癌侵袭性及远处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肺脏低剂量区体积预测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RP)的价值,并确定肺脏V5(接受5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双侧肺脏受照平均肺剂量(MLD)和肺脏V20不同组合预测RP发生的最优组合.方法 选取接受单纯根治性3 D-CRT的食管癌患者222例,观察并记录双侧肺脏接受5、10、15、20、25和30 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V10、V15、V20、V25、V30)和双侧肺脏MLD,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22例患者中,发生1级急性RP者68例(30.6%)、2级40例(18.0%)、3级8例(3.6%)、4级1例(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射野数、大体肿瘤体积、双侧肺脏MLD、肺脏V5、V10、V15、V20、V25和V30均与≥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肺脏MLD、肺脏V5、V20和V25为食管癌患者发生≥1级急性RP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射野数、双侧肺脏MLD和肺脏V5为食管癌患者发生≥2级急性RP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以双侧肺脏MLD、肺脏V5和V20的分界值(分别为14 Gy、60%和28%)进行不同组合,当患者双侧肺脏MLD≤14 Gy+肺脏V5≤60%+V20≤28%时,≥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均减低(均P <0.05);当肺脏V20≤28%+ V5≤60%时,≥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均减低(均P <0.05);当双侧肺脏MLD≤14 Gy+V5≤60%时,≥1级急性RP的发生率减低(P<0.05);当双侧肺脏MLD> 14 Gy+V5≤60%时,≥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 肺脏低剂量区体积与食管癌单纯3D-CRT所致急性RP的发生密切相关;双侧肺脏MLD、肺脏V5和V20组合有可能提高预测急性RP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6.
食管癌放疗后达完全缓解患者的失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患者的治疗失败模式,并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60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91例(35.0%),部分缓解(PR)158例(60.8%),无缓解(NR)11例(4.2%)。患者性别(χ2=7.647,P<0.05)、T分期(χ2=33.548,P<0.05)、N分期(χ2=13.365,P<0.05)、TNM分期(χ2=27.792,P<0.05)、病变X射线长度(χ2=20.851,P<0.05)和大体肿瘤体积(GTV)(χ2=41.772,P<0.05)为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全组患者局部复发75例(28.8%),远处转移66例(25.4%),复发伴远处转移16例(6.2%)。复发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15.4%、7.7%,显著低于无复发患者的78.1%、43.2%、33.1%(χ2=23.330,P<0.05);转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12.2%、4.9%,显著低于无转移患者的79.2%、43.3%、33.1%(χ2=29.350,P<0.05)。治疗后达CR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比率显著低于PR者和NR者(χ2=11.248、20.301,P<0.05),CR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高于PR者和NR者(χ2=83.080、41.340、72.640、40.010,P<0.05)。T分期、N分期及近期疗效为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HR=1.197、2.309、2.149,P<0.05)。结论 近期疗效为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与治疗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治疗后达CR者预后明显优于PR者及NR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情况及其失败模式。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183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并分析cCR患者的失败模式及其失败后的预后等情况。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截至随访日期,全组患者1、3、5、10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3.1%、53.4%、36.2%、12.8%和68.9%、45.9%、30.5%、12.0%;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41.3、33.4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而声音嘶哑、病变长度、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2、0.033、0.009、<0.001、0.003)。全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72例(39.3%),远处转移58例(31.7%),其中局部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26例(14.2%)。治疗失败后的104例患者中接受挽救性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χ^(2)=39.153,P<0.001)。结论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临床有必要加强其临床观察和随访。cCR患者的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为局部区域复发,进行积极挽救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8.
14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5例,女50例;中位年龄57岁;术前肿瘤位于胸上段10例,胸中段126例,胸下段9例;肿瘤中位长度4.0 cm(2.0~12.0cm).术后病理鳞癌136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3例;残端阴性134例,阳性11例.术后TNM分期Ⅰ期4例,Ⅱa期66例,Ⅱ b期27例,Ⅲ期45例,Ⅳ期3例.确诊术后淋巴结转移中位时间12个月(1~121个月),纵隔淋巴结转移115例,纵隔伴锁上淋巴结转移30例.转移淋巴结长径中位长度5cm(1.0~10.7cm).其中≤5cm 92例,>5cm 53例.常规放疗47例,三维适形放疗67例,前程常规加后程适形放疗31例.合并化疗72例,单纯放疗73例.结果:145例患者放疗结束后总有效率(CR+PR)78.6%;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7.1%、20.5%、13.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肿瘤部位、术后分期、术后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时间及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术后病理、术后残端阳性、合并锁上淋巴结转移、放疗方式、放疗剂量及化疗对预后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分期、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为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5).放疗后1级放射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24/145),2级反应发生率为51.0%(74/145),3级反应发生率为32.4%(47/145).结论:食管癌术后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行放射治疗的预后较好,而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较短者放射治疗后的预后优于较长者.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ARL5B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2021-03-01-2022-03-0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30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3~5 cm)。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食管癌组织,食管癌细胞系TE-1、ECA-109、EC-9706及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EEC中ARL5B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株,转染ARL5B干扰慢病毒载体(ARL5B-siRNA)和ARL5B过表达慢病毒载体(oeARL5B),建立ARL5B抑制(分为ARL5B-siRNA组、NC-siRNA组和TE-1空白组)及过表达模型(分为oeARL5B组、NC-Vector组和EC-9706空白组)。给予4 Gy剂量X射线照射细胞建立放疗模型,分为ARL5B-siRNA放疗组、oeARL5B放疗组和TE-1空白放疗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N0期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对10年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期食管鳞癌患者374例进行回顾分析。284例累及野照射,90例择性淋巴结照射。69l例同期放化疗,38例序贯放化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出现GTV内复发143例(38.2%),GTV内复发者GTV最大横径(GTV-D)、GTV体积(GTV-V)和GTV-体积/长度(GTV-V/L)均显著长于GTV内未失败者(P=0.008、0.043、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TV-D、GTV长度(GTV-L)、GTV-V和GTV-V/L判断GTV内复发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3.5cm、5.5cm、24.0cm3和4.6cm2(P=0.000、0.003、0.000、0.000),且其值较大者GTV内复发比率均大于其余组(P=0.000、0.002、0.001、0.000)。GTV-L和GTV-V/L为影响GTV内复发的因素(P=0.021、0.009)。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3.2%和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联合化疗、GTV-D和GTV-V/L为影响生存的因素(P=0.027、0.000、0.018、0.009、0.034)。生存时间≥5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与肿瘤相关。结论 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有显著影响,可作为GTV内复发的预测指标。GTV-D和GTV-V/L为显著影响患者10年生存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