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0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核素心室显像对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前后心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判断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后心室功能的变化,对43例病人分别于术前有术后25-35天进行放射性核不心室显像,以心室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作为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前奁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高峰射血率(LVPER)、左室高峰充盈率(LVPFR)分别为55%、2.95EDV/s和3.05EDV/s,术后分别为71%、4.35EDV/s和5.05EDV/s。术前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  相似文献   
6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0例行CABG术的患者中共26例发生AF(AF组),对其进行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对房颤组及未发生AF的其余84例患者(非A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AN3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为23.6%,应用可达龙治疗1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7例(84.2%),应用艾司洛尔治疗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75%),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10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ABG术后发生AF与年龄、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术前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65岁)、术前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达龙、艾司洛尔等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是治疗CABG术后AF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高龄、左房大及存在右冠状动脉近一中段病变的患者,CABG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术后AF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63.
心脏不停跳下心外管道作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4.
刘健  张南滨  朱洪玉  汪曾炜 《医学争鸣》2003,24(23):2179-2179
1临床资料对2002-09/2003-01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1例12mo内先心病术后临床资料及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年龄3d~12m0,体质量3.3-11kg.简单病种41例(占67.2%):室间隔缺损36例,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3例,主动脉缩窄1例,右室肿瘤1例.复杂病种20例(占32.8%):法洛四联症8例,法洛三联症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  相似文献   
65.
1976~1986年我院共收治心脏贯穿伤5例,全部手术治疗,无死亡。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 男,22岁。1976年5月26日因左胸部被刀刺伤后30min入急诊室。血压10.7/7.4kPa(1mmHg=0.133kPa),呼吸28次,脉搏细弱,神志淡漠,贫血貌,颈静脉略凸。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有4.5cm伤口,喷血并溢气。呼吸困难,左背部呼吸音消失,气管右移。胸部X线平片示左胸一致性暗影,纵隔右移。在急诊室作静脉切开插管、输血、输液。左侧开胸见胸腔内火量积血,心脏左冠状血管前降枝中段后侧左室壁上有1.5cm三角形伤口,有血块堵住,时有出血。用两个带垫片行褥式缝合并结扎,出血停止。左肺下  相似文献   
66.
闭式房间隔缺损埋入心内褥式缝合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9年10月到1983年1月,应用闭式心脏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160例,其中159例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5例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原发孔房间隔缺损。术后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1.25%,其余生存。151例经3个月到14年随访,无症状。文中详细叙述闭式房间隔缺损埋入心内褥式缝合的方法,并对房间隔缺损手术方法和病例选择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1960年以来采用的胸部上中段食管癌的三期手术,并报告集中照射的效果。第一期手术包括剖腹术以及探查肝和淋巴结的转移。清除腹腔动脉周围和贲门旁淋巴结以  相似文献   
68.
笔者通过离体心脏的动物实验研究温血心麻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离体大鼠心脏灌注心肌保护实验 1.1.1 方法 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冷晶体心麻液组(CC组),冷血心麻液组(CBC组),温血心麻液组(WBC组)。  相似文献   
69.
1980年6月至1983年4月,手术治疗Ebs-tein心脏畸形24例,其中房化心室折叠术22例,三尖瓣替换手术2例,手术死亡率为4.2%,无晚期死亡。手术死亡率较低,其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0.
我院自1973年6月至1980年5月,应用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在全身中度低温和心脏局部深低温下,共作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复手术300例。本病的外科治疗和麻醉方法已经报道。本文着重介绍冷血停跳液全身灌注的应用,并简要讨论灌注技术和心肌保护等问题。 一般资料 全组男179例,女121例,年龄4~34岁,体重11.5~69Kg。心内修复方法,除作右心流出道疏通和全部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外,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