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肺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对我院2009—2012年97例HIV/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7 例中咳嗽 93 例(95.88%),咳痰88例(90.72%),气喘71例(73.20%),发热70例(72.16%),消瘦69例(71.13%),乏力58例(59.79%),胸痛 47 例(48 . 45%),腹泻36例(37.11%). HIV感染途径为性乱史64例(65.98%),静脉吸毒史26例(26.80%),输血史2例(2.06%),不详5例(5.15%). 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双肺中下叶多见,多为左下肺受累,形态多种多样,并容易形成空洞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可见胸膜病变. 结论 HIV/AIDS合并NTM肺病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痰涂片、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查酷似肺结核,在痰培养结果未回报前,临床上二者鉴别诊断非常困难.患者通常合并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反复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痰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根治性宫颈癌后装治疗中分别在三维计划和二维计划下评价肿瘤靶区的覆盖程度以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及在三维计划治疗中1次治疗计划与2次治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方法应用荷兰核通公司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分别对三维计划及二维计划下靶区覆盖指数(CI)、靶区适形指数(COIN)以及危及器官体积指数(EI)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CI二维计划和三维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COIN三维计划优于二维计划(P<0.001);膀胱体积指数、直肠体积指数二维计划明显高于三维计划(P=0.01,P=0.002)。三维腔内治疗过程中2次计划与1次计划在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维计划相比,三维腔内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减少放射性损伤,三维腔内治疗中2次计划与1次计划相比在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保护上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中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对临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1~12月来本院检查的186例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查及HC2检查,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 186例患者在通过不同的诊断方法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后,发现30~39岁的女性患病比例最大,且高级别病变导致的HPV感染例数最多,为65例。结论规范合理的检查可有效地检测宫颈疾病,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卵巢癌患者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及其对照组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hk10)水平,探讨血清hk10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ELISA 法检测卵巢癌组(n=50)、卵巢良性肿瘤组(n=20)、妇科良性疾病组(CA125增高,n=26)、妇科其他癌症组(n=18)患者及健康对照组(n=36)血清hk10 水平。结果:卵巢癌组hk10 水平为(15.6±9.23) μg.L-1,阳性率为88.89%;卵巢良性肿瘤组hk10 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60±2.65) μg.L-1和10.00%;CA125值增高的妇科良性疾病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92±2.97) μg?L-1和15.38%;妇科其他癌症组hk10 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11±2.42) μg.L-1和11.11%;对照组hk10 水平为(6.00±2.26) μg.L-1,阳性率为11.11%;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Ⅲ/Ⅳ期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18.29±9.74) μg.L-1和94.44%,显著高于Ⅰ/Ⅱ期卵巢癌组的(9.87±4.04) μg.L-1和75.00%(P<0.01)。卵巢癌组术后血清hk10水平为(13.83±1.56) μg.L-1,低于术前的hk10水平。 结论: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显著增高,特异性优于CA125,其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改良法直接胰管胃粘膜吻合术3例的临床结果。讨论了该术式的历史由来以及增加手术安全性的理由,特别强调了改良法胰腺胃吻合术。我们认为此术式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26.
陈朝  黄一挚  欧健 《医药导报》2006,25(7):690-691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LVFX)分散片(L-DT),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并与普通片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LVFX的含量。采用转篮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和水各900mL为溶出递质,转速50r.min-1,计算其体外溶出度。结果L-DT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质量要求。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L-DT在两种溶出递质中溶出迅速、完全,最终累积溶出量均>95%,体外溶出度参数分别为,0.1mol.L-1盐酸溶液:t50=(0.38±0.04)min,td=(0.51±0.06)min,平均为(0.88±0.05)min;纯化水:t50=(0.47±0.09)min,td=(0.59±0.12)min,平均为(0.72±0.16)min;与普通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VFX制成分散片后,分散片崩解迅速,分散均匀性好,溶出效果大大改善,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半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的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四科治疗的宫颈癌ⅠA-ⅢB期患者共21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和相关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结果 2年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3.4%、72.5%。随访期间死亡46例(21.8%),其中,2例非肿瘤相关死亡,1例第二原发肿瘤结肠癌导致死亡;复发转移57例(27%),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6例(28.1%),单纯远处转移27例(47.4%),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4例(24.6%)。单因素分析显示,2年OS、DFS与病理类型、治疗前鳞状细胞抗原(SCC)水平及分期明显相关(OS:χ2=7.123、6.014、8.398,P<0.05;DFS:χ2=11.832、8.003、7.731,P<0.05),除以上因素外,2年DFS还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28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治疗前SCC值、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2.963、2.473、2.574,P< 0.05),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则包括病理类型、治疗前SCC值及盆腔淋巴结转移(HR=3.014、1.988、1.914,P< 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中,腺癌、中晚期、放疗前SCC值超过30 ng/ml者预后较差,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片剂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非淋菌性尿道炎 患者120 例,采用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 mg治疗,每日1 次,疗程12 d。结果:120 例患者痊愈81 例,显 效18 例,痊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82.5%;治疗前沙眼衣原体阳性42 株,解脲支原体阳性87 株,治疗 后分别清除36 株和76 株,清除率分别为85.7%和87.4%。结论: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 效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及肝X受体α(LXR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降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50%小牛血清诱导L02肝细胞48 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MTT法测定PNS作用于脂肪变性肝细胞的适宜浓度,随后将其分为5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PNS低剂量组(10 mg·L-1)、PNS高剂量组(50 mg·L-1),并设正常组,除模型组继续予含50%小牛血清的 RPMI-1640培养基培养外,余组均改予含10%小牛血清培养。药物作用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滴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细胞内TG含量,运用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LXR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油红O染色示模型组肝细胞内橘红色脂滴明显增加,并出现脂滴融合现象,模型组TG含量明显升高(P<0.01)。PNS治疗24 h后,PNS各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肝细胞内TG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以低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油红O染色显示,PNS低剂量组肝细胞内脂滴数减少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LXRα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PNS各治疗组肝细胞LXRα mRNA的表达量均有下降,以低剂量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 PNS能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LXRα mRNA的高表达与肝细胞脂肪蓄积密切相关,PNS可能是通过下调LXRα mRNA的表达来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