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癌症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香  李华  吴贵恺 《河北医药》2010,32(17):2452-2454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概念是由丹麦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于2001年首先提出来的,早先主要应用于结直肠切除术,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成功的核心源于围术期有效整合了临床多学科资源,更为强调团队的协作,诸如临床医生、护士、麻醉师、康复理疗师、临床营养师,甚至也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在内,因此能够明显加速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基于快速康复理念,探讨从其临床护理角度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前后的护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杨秋香,曲风香,王文菊,马莉莉,张智牵引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以往只注意到治疗措施的实施,而忽略了治疗前后的护理。自1993年以来,我们对采用牵引下手法整复治疗的4...  相似文献   
33.
摘要: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诊疗管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武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诊疗,干预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接受全程药学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抗凝治疗率、用药依从性、不良事件。结果:干预组抗凝治疗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60.0%vs.40.2%,P<0.05);干预组例均费用和药占比分别为5 743.6元和37.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随访(10.2±3.2)个月,干预组患者高依从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1.2%vs.55.4%,P<0.05);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0%vs.19.3%,P<0.05)。两组患者缺血事件、死亡及大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死亡、血栓及出血风险均较高,积极的药学干预可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率和用药依从性,降低例均药费、药占比及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NA-21(miR-21)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6例前列腺癌行手术切除患者资料,采用特异性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切除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前列腺组织miR-2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2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2.68±0.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14±0.42)(t=19.62,P<0.05);前列腺癌患者miR-21高表达者57例(75%),低表达者19例(25%),2组TNM分期、Gleason评分、复发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1表达量低组平均生存期32.5个月,miR-21表达量高组平均生存期24.8个月,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miR-21在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现象,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功能性腹胀诊断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参苓白术颗粒,每次3g,ti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每次10mg,ti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2组患者按胃肠症状评分法及腹部膨胀评分法分别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对照组有32例完成治疗,其余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疗程结束后,2组胃肠症状评分、腹部膨胀评分汇总后评分分别为(1.33±0.52)、(3.10±0.78),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56.37%。各项疗效结果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功能性腹胀疗效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37.
38.
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在国内报道院内复苏成功率一般在10%~20%,而院外更低,资料统计成功率在1.2%~1.4%[1],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较高外,与其注重广大群众的急救、自救意识培训是分不开的.现有l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在医务人员电话指挥中抢救成功的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冠状动脉内径、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量、冠状动脉内径.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1例川崎病及83例其它患儿的血小板数量作均数U检验,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内径之比、心肌酶谱三者之间每两组数据作汁量资料相关性检验 结果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量高于非川崎病患儿,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内径之比、心肌酶谱三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2012年1月一2013年12月866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前予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术后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护理及管道管理,积极处置感染性休克、肋间神经痛、漏尿和皮下气肿,同时给予饮食及健康指导。结果86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2.4%,感染性休克发生率O.2%,出血2.2%,漏尿1.5%,气胸O.6%,皮下气肿0.3%,肋间神经痛0.6%。全体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2±2.8)d。结论创新的护理模式与护理技巧对PCNL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