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81篇
  3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腔镜术后戳孔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资料戳孔疝发生率为0.95%,其中术者因素者占38.9%。18例患者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下床活动平均时间1.5 d,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5 d;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脐部异物感1例(5.5%),慢性疼痛2例(11.1%)。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规避术者因素可降低戳孔疝的发生率。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是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构建不同筛选特性的HBV 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不同筛选特性的两个HBV 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质粒pEcob6中PCR扩增HBV X全基因,利用pCEP4和pcDNA3.1( )两者多克隆位点的特点,选用pGEM(R)-T Easy Vector构建中间载体pEasy-X,分别酶切后连接特异性片段构建载体pCEP4-X和pcDNA3.1( )-X.结果:从质粒pEcob6成功PCR扩增出HBV X全基因并克隆至质粒pEasy-X,酶切、PCR及测序均证实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EP4-X和pcDNA3.1( )-X构建成功.结论:具有不同筛选特性的两个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业已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纳入2 136例受试者,男1 091例,女1 045例。计算体重指数(BMI);将全口牙列按四分法分区,随机选择上、下颌相对侧分区作为检查牙位区,对每个牙位的6个位点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判定牙周炎程度,采用Spearman分析肥胖与慢性牙周炎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MI与慢性牙周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人群BMI与GI、PD无相关性,但与AL呈正相关,女性人群BMI与GI、PD、A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女性肥胖对牙周炎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采用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功能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一期愈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痊愈11例,好转1例,治愈率91.66%。术中出血量50~120 mL,手术时间70~130 min,住院时间7~12 d。术后患者出现继发性出血0例、便秘2例、肛门疼痛4例、排便习惯改变3例。术后6月回访,12例患者Wexner失禁评分由术前(10.3±3.3)分降至术后(3.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肛管静息压(ARP)及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分别由术前(2.00±0.56) kPa、(4.50±1.16) kPa升至术后(8.50±2.25) kPa、(18.60±2.50)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效果... 更多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预防放疗中分别采取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辅助放疗的患者,分别针对术后瘤床应用eclipse10.0计划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调强及旋转调强计划,均给予50 Gy/2 Gy处方剂量,在保证计划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三种计划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 RapidArc及IMRT计划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均匀性显著高于3D-CRT(P<0.01),RapidArc计划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稍高于IMRT(P<0.05);其肺V5明显高于3D-CRT(P<0.01),而肺V10及肺V20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肺V5高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心脏V30及V40明显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心脏V30低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食管及脊髓的平均受照剂量低于3D-CRT(P<0.05);其余数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的术后辅助放疗,无论是IMRT技术还是RapidArc技术,其靶区剂量分布均优于3D-CRT技术,同时可以减低大部分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RapidArc技术和IMRT技术相比,后者在肺组织的保护上更具优势,前者在靶区适形性及心脏的保护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传统法和改良法制作CAD/CAM氧化锆基底全瓷嵌体发生微渗漏的差异。方法:离体磨牙30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按Ⅱ类洞制备箱状洞型,实验组洞缘预备短斜面并于相应部位制作氧化锆边缘,对照组洞缘不预备短斜面,边缘用饰瓷封闭。两组样本进行疲劳循环和冷热循环试验,染色法检测微渗漏情况。结果:实验组嵌体边缘微渗漏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良法制作CAD/CAM全瓷嵌体能有效减少边缘微渗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下颌后牙区"三明治"法增骨同期口腔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下颌后牙区牙槽嵴萎缩的3例患者,采用超声骨刀行"三明治"水平截骨术,同期植入2颗种植体,以支撑并稳定要提升的骨段,并于"三明治"区植入异体骨块、骨粉,促进成骨并辅以支撑骨段作用。利用GBR技术阻断结缔组织侵入。潜入式种植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2周后修复。结果:3例患者术后创口均无裂开,2例局部略肿胀,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3 d后逐渐消退。术后6个月X线片示截骨线骨性愈合,种植体周骨整合良好,牙槽嵴平均增高约5 mm。修复获得成功。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后牙区"三明治"法增骨同期种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亦是老年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其中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尤其老年患者,起病隐匿,对疼痛等不敏感,多伴发其他多种慢性疾病,临床诊治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 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S患者1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抽取无心、脑及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史的健康体检者21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既往研究的阳性结果及HapMap数据库,选择Gas6 rs8191974及rs7400722位点分析。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2个SNP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2个SNP基因型(P=0.80、0.79)、等位基因频率(P=0.57、0.50)及不同模型基因频率(显性:P=0.93、0.58;隐性:P=0.51、0.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连锁不平衡系数>0.5为判断标准,共构建4个单体型(G-C,G-T,A-C,A T),2组4个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s6 rs8191 974及rs740072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与IS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有3种异构体:PPARα、PPARδ和PPARγ.作为转录因子的PPARs,通过调节特定的目的基因的表达,影响脂代谢、糖代谢稳态、细胞分化、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和肿瘤等[1-2].PPARα激动剂(贝特类)和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作为降脂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且被证明具有肾脏保护作用[3-4].而PPARδ激动剂对肾脏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拟研究PPARδ激动剂L16504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PPARδ激动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