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报道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包虫病人血清中抗包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和IgM)的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48例正常人血清特异性IgG和IgM的假阳性检出串均为0%;24例囊尾蚴病人血清特异性抗包虫IgG和IgM的假阳性检出效分别为:33.4%;4.16%;42例包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和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95%,66.67%;两者之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肝包虫特异性IgG的阳性检出率较肺包虫高,肺包虫特异性IgM的阳性检出率较肝包虫高。这提示患者对包虫的免疫应答和其寄生的位置有关;诱导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类,特异性IgM的水平与包虫囊壁的完整与否以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流产手术时,由于宫颈扩张牵拉等机械性刺激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致使患者对此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为手术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了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自愿要求无痛人流患者120例,  相似文献   
13.
<正>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其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运动阻滞程度小,低浓度时可产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是一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棘球蚴病人体内存在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ocom-plex,CIC)已被证实,它们和棘球蚴的生活状态有密切关系。检测CAg和CIC对于棘球蚴病的临床早期诊断、疗效考核、判断愈后及流行病学调查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0年建立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3F5,持续分泌抗棘球蚴囊液重复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以此为基础,作者建立了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用于棘球蚴病人血清内CAg的检测,初步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简易、准确的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和病原体鉴定技术。方法 :采用作者设计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 L.d.)种特异引物 和 ,经 PCR扩增样品内病原体 k DNA2 97bp片段 ,检测 2 2例确诊内脏利什曼病 ( VL )患者骨髓、血、血清共 55份样品和 4例临床疑诊为黑热病患者的骨髓 (共 2 6例 ,59份样品 )。结果 :( 1) PCR法与骨髓涂片镜检符合率为 96.2 % ( 2 5/2 6) ;( 2 ) PCR法检测骨髓、血及血清的总阳性率为 95.4 % ( 2 1/2 2 ) ;( 3) PCR法检测 2 2例骨髓、 16例血样品及 17例血清样品 ,阳性率分别为 91% ( 2 0 /2 2 )、 68.8% ( 11/16)及 2 9.4 % ( 5/17)。 15例骨髓对照样品得自 9例白血病患者及 6例健康人。血及血清对照样品各得自 5例健康人。全部对照未见扩增产物 ,均为阴性。结论 :采用引物 和 进行 PCR扩增检测血内 k DNA特异片段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杜氏利什曼原虫特异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Ⅰ和Ⅱ进行PCR,扩增微环kDNA分子上一种特异性kDNA片段,进行杜氏利什曼原虫虫种鉴定和病原体检测。敏感性分析表明用此法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需要量为1fg,检测健康犬全血稀释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最低可达2个/ml。扩增六种不同的利什曼原虫kDNA样品,在L.donovani四川人株、四川犬株和L.infantum出现阳性产物,其长度和设计扩增长度一致,扩增产物和地高辛标记的重组质粒探针pLK2斑点杂交结果表明为利什曼原虫kDNA序列。应用此对引物,检测8份内脏利什曼病患者骨髓样品和4份血清样品,经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杂交证实,分别有7例和2例阳性,显示出可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格拉司琼减少手术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双盲选择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格拉司琼组患者(n=41)在手术后静注格拉司琼3mg,对照组患者(n=46)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在手术后24h内,格拉司琼组患者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5%(P〈0.01)。两组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格拉司琼也不影响手术后硬膜外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格拉司琼是一种减少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包虫病(Hydatidosis)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诊断方法的建立是包虫病免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了解细粒棘球蚴抗原的精细化学性质和生化性状,寻找特异性抗原组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本文就国内外对细粒棘球蚴主要抗原组分抗原4(antigen 4,Ag4)和抗原5(antigen5,Ag5)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通常采用包虫囊液作为抗原来源。由于其为多种组分的混合物,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虫体终代谢产物及其宿主组织成份,而且,不同宿主及同一宿主不同寄生部位的细粒棘球蚴,其囊液的抗原性相差很大(称为粗抗原),它和其它蠕虫病血清学交叉反应严重,敏感性也较低,严重限制了包虫病免疫诊断用抗原的标准化和临床诊断标准的统一,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36例上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18例。两组连续监测诱导前、术中各组BP、HR、SpO2、ECG变化,记录用药剂量和术毕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躁动。结果两组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比基础值均下降。A组12例仅间断吸入异氟醚,6例未吸入麻醉气体;B组手术过程中均吸入异氟醚。B组与A组比较,全麻用药剂量多,术后苏醒时间长(P〈0.05)。B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烦躁,经镇静镇痛处理后缓解,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上腹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仅全麻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且麻醉平稳,术中循环稳定,还可以术后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杜氏利什曼原虫SSU r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们采用引物R222和R333建立杜氏利什曼原虫SSUr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采用SiO2-高盐吸附法同时抽提杜氏利什曼原虫RNA和DNA,分别用PCR和RT-PCR进行扩增,结果显示以RNA为检测对象的RT-PCR肉眼可见区带的检测水平较LJDNA为检测对象的PCR扩增高100倍,可见RT-PCR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