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杨岗  张联合  张士良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65-116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由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组成。主要发生在四肢、躯干深部软组织及腹膜后区,于肺、胸壁、纵隔内等处少见,而发生在后纵隔区,术后复发巨大肿块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5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D乳剂中的维生素A,可将全反式维生素A与其他异构体分离、定量。使用球形多孔硅胶柱,流动相为含0.4%正戊醇的正己烷,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内标,平均回收率为99.8%,变异系数为1.5%(n=6)。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初产妇,足月单胎108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观察组(病人自控镇痛)54例,应用0.125%布比卡因复合0.0025%芬太尼负荷量为12mL,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20mm时,自控给药3mL/h,锁定时间为15min,宫口开全停药,B组54例(不做硬膜外分娩镇痛)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评估镇痛效应和运动阻滞的程度,观察记录产程进展,观察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5min后较给药前宫缩痛明显减轻(P〈0.01),15min后宫缩痛基本消失。全产程镇痛优良率95%。新生儿评分、活跃期及第Ⅱ产程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0.125%布比尼因复合0.0025%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蒋林  杨岗  王琴  邓国栋  徐鸿华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2311-2313
芦荟为较常用的中药,药典2005年版收载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veraL.与A.barba-densisM ill.(同种异名)、好望角芦荟A.feroxM ill.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库拉索芦荟习称“老芦荟”,好望角芦荟习称“新芦荟”。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芦荟清肝热,通便。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库拉索芦荟含无水芦荟苷(C20H20O8)不得少于28·0%[1]。芦荟除了蒽醌类化合物外,主要的化学成分还有多糖、脂类、有机酸、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皮质醇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皮质醇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胰管结扎和胰腺被膜下多位点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成SD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于多个时相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ICAM-1在胰腺、肺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皮质醇对腹水的产生、血淀粉酶、胰腺和肺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ICAM-1在皮质醇处理组中的表达多明显低于ANP组(P<0.05或P<0.01)。皮质醇处理组中的腹水量、肺组织及肾组织白细胞的浸润程度在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ANP组(P<0.05或P<0.01)。结论皮质醇可以抑制ICAM-1在SD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减轻肺组织及肾组织白细胞的浸润程度,减少腹水的产生,从而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的病变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陈旧性肛裂的简便有效疗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89例,结果全部治愈。获得随访45例,术后9年复发1例,再次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愈。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是陈旧性肛裂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辽宁省6县市基层医疗单位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现状.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辽宁省本溪县、西丰县、阜新县、庄河市、建平县、大洼县6个县市基层医院,对在上述医院就诊的1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65.7%.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是77.4%、62.3%和28.1%.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增高趋势.伴有心脏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的脑卒中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无上述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的患病率(P<0.05).脑卒中发作2次及以上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发作1次的患者(67.5%vs 58.9%,P<0.05).527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48.6%(256例)使用复方类降压药;51.4%(271例)使用非复方类降压药;最常见的组合为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论 在辽宁省县市基层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还欠规范,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提高基层医院高血压病患者的控制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了解农村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脑卒中的临床处理能力。方法2008年6—7月在辽宁省建平县、大洼县、西丰县、阜蒙县、本溪县、庄河市的6个县级医院、179个乡卫生院、1332个村卫生室中分别分层随机抽取47人、125人、666人,共计838名农村基层医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对其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有90.8%的医生掌握"脑卒中发生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高血压",74.9%的医生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2.9%的医生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别有37.9%、36.8%的医生掌握急性脑卒中的降压指征和降压目标。不同学历、年龄、医院级别的医生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基层医生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处理能力较差,防治水平亟须提高。  相似文献   
60.
张金禄  张凤祥  杨岗 《吉林医学》2012,33(6):1146-1147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选取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早期手术组,B组为延期手术组,每组32例,比较手术时机对患者的影响,并探讨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延期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84.38%,显著高于早期治疗组的43.75%(P<0.05);同时死亡率比较,早期组明显高于近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非急性时应该采用延期的手术治疗,应该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