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青年人和老年人正常晶状体的能谱CT表现,初步探讨能谱CT成像对晶状体老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行能谱CT扫描的头颅图像中的正常晶状体30例,其中青年组(25~50岁)17例,34只晶状体,老年组(70~84岁)13例,26只晶状体,自动重建获得头颅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40~140keV),由2位放射科医师评估眼球区域射线硬化伪影情况,选择双侧晶状体为感兴趣区,获取双侧晶状体的CT能谱曲线,在40~110 keV范围内每隔5 keV记录对应单能量下晶状体的CT值,并对2组数值进行比较. 结果 晶状体单能量CT图像较混合能量CT成像伪影率显著降低(P<0.01),青年组与老年组晶状体能谱曲线呈现不同形态,老年组晶状体CT值[(76.87±2.30)HU]较青年组[(81.33±2.48)HU]显著降低,各单能量下2组CT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能谱CT成像能够有效去除眶内射线硬化伪影,能够敏感地检测到晶状体老化所致的微小密度改变.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宝石CT能谱成像在去除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8例带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CT能谱扫描,得到140kVp混合能量和65keV、100keV单能量图像(加去伪影技术),根据每例患者不同解剖部位及金属植入物形态,选择代表性层面40幅,分别测量并计算三组图像的伪影指数,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进行肉眼观察评估伪影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对伪影指数及伪影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00keV单能量组金属伪影指数较混合能量组显著减低(P〈0.0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100keV单能量组与QC以及65keV单能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可以明显减少金属伪影,显著提高金属植入物周围结构的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头部双能CT光谱探测器获得的虚拟单能图像与常规多能CT扫描获得的混合能量图像的差异,在不影响图像质量条件下,得到抑制线束硬化伪影(BHAS)的最优keV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采用光谱探测扫描仪(IQon Spectral CT)在40~140 keV范围进行扫描的70例患者,利用IQon CT每隔20 keV获得一次图像,共得到6组的不同单一能量图像,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法与常规CT混合能量图像分别比较。结果 定量分析法:keV越升高,O-MAR的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在额颞叶皮层和白质与第四脑室均升高,在枕叶灰白质区SNR与CNR呈现下降趋势,所有伪影指数(AI)均一致性降低,在同一keV能级参数设置下,NO-MAR组AI均低于O-MAR组,在80 keV出现数据的阈值平台期(P<0.01);同一keV的能级水平设置下,额颞叶与小脑半球及桥脑SNR的值O-MAR高于NO-MAR(P<0.01),当40~140 keV在第四脑室的SNR的值O-MAR高于NO-MAR,但100~140 keV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枕叶皮层的SNR值在12...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肺部虚拟平扫(VNC)图像进行肺结节人工智能(AI)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11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部CT平扫联合双期增强扫描的52例患者资料。选择静脉期扫描数据重建肺窗VNC图像。用AI诊断软件对常规平扫(TNC)和VNC图像进行分析,测量肺实质的CT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并由2名放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各期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 E)。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2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和辐射剂量,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2组图像AI诊断的敏感性和假阳性检出率(FPDR)。 结果:与TNC相比,静脉期VNC图像的噪声降低了13.8%,SNR升高14.9%,DLP和 E均降低了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82、-5.35、22.93、22.92, P <0.05)。2组图像肺实质的CT值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结节,2组图像AI诊断的敏感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对于直径≤4 mm实性结节和全部肺结节总体而言,VNC组的FPDR略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03、-3.09, P <0.05),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结节,FPDR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基于光谱CT的肺部静脉期VNC图像,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肺结节AI诊断准确性,且FPDR没有显著升高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可以替代TNC进行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