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胡伟  李金玉 《海南医学》2012,23(18):33-35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食道癌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行食道癌开胸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LF)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R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经硬膜外腔注入负荷剂量,记录启用镇痛泵后1h、4h、8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按压次数、24 h药量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各时段的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romage分级RF组低于LF组(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RF组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罗哌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较轻于左旋布比卡因组,术后恶心呕吐略高于左旋布比卡因组.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接诊的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的顺序分成综合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7 d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于已经合并血栓的患者可以提高血液流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3.
目前,总部为基层部队所配发的血球计数仪中,主要是迈瑞公司的BC系列(以BC-2000为主)、倍肯公司的瑞典AC系列(以AC-900+为主)和意大利的BC-7等产品,现已经基本上普及到了所有团级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  相似文献   
34.
根据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青年男女常喜爱将自己的新婚佳期安排在元旦、春节、国庆节等喜庆日子里.其实,在婚期的选择上,除了考虑社会因素外,生理因素即女方的经期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氯胺酮诱发手术患儿频繁吞咽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是由一系列高度协调的反射活动组成,正常情况下患儿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后,偶有吞咽动作。作者回顾分析本院近5年手术患儿肌肉注射氯胺酮后,发生频繁吞咽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醉处理过程,以增加对这组副作用的认识,积极预防和阻断这一症侯群的发生发展,降低手术患儿的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贝叶斯正则化似然(BPL)重建技术对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正常组织代谢参数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间烟台毓璜顶医院60例肿瘤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24~89(60.4±15.2)岁]的PET/CT体部检查数据,将PET图像按照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飞行时间(TOF)+点扩散函数(PSF)和BPL(β值=350)3种重建技术进行重建,分别于右肺上叶、肝脏右后叶、主动脉根部和腰椎勾画感兴趣体积(VOI),测量VOI代谢参数[包括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瘦体质量标准摄取值(SUV)峰值(SULpeak)、SUV标准差(SUVSD)],并计算信噪比(SNR),分析SNR变化率(%ΔSNR)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3种重建技术的正常肺、主动脉、肝脏及腰椎的SUVmean及SULpea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0.04~1.95,均P>0.05)。BPL组正常肺、主动脉、肝脏和腰椎的SUVmax(1.14±0.82、2.13±0.37、2.95±0.50和2.76±0.87)较TOF+PSF组(1.56±0.61、2.99±0.75、4.32±0.94和4.05±1.48)和OSEM组(1.51±0.67、3.00±0.70、4.45±1.12和3.81±1.06)明显降低(F值:20.59~52.24,均P<0.001);SUVSD(0.13±0.07、0.20±0.05、0.26±0.06和0.38±0.17)较TOF+PSF组(0.24±0.11、0.43±0.11、0.58±0.15和0.67±0.21)和OSEM组(0.21±0.09、0.42±0.10、0.58±0.14和0.63±0.20)也明显降低(F值:24.46~124.95,均P<0.001);而SNR(4.67±1.34、7.74±2.22、8.17±1.77和4.45±1.22)则明显高于TOF+PSF组(2.54±0.72、3.55±0.82、3.77±0.91和2.49±0.69)和OSEM组(2.65±0.64、3.67±0.80、3.75±0.87和2.60±0.67;F值:83.04~247.73,均P<0.001);而TOF+PSF组与OSEM组间比较,代谢参数、SUVSD和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PL重建组SNR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且BMI<25 kg/m2和BMI≥30 kg/m2组之间主动脉SNR(7.07±2.21和9.67±2.26)和肝脏SNR(7.75±1.85和9.3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3.46、4.19,均P<0.05)。BPL重建后,OSEM和TOF+PSF组肺、主动脉、肝脏和腰椎的%ΔSNR与BMI呈正相关(r值:0.042~0.354,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OSEM及TOF+PSF相比,BPL重建技术在稳定正常本底组织代谢参数的前提下,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能够很大程度改善图像质量,尤其对体质量大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的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提高遵医行为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当面访谈、电话回访的调查方法。对685例高压氧治疗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其不遵医行为的原因。结果:高压氧治疗患者不遵医行为发生率占26.55%(685/2580),导致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够占41.46%,其次因生活和搬运不方便占28.76%,因经济困难、治疗不舒适、医护人员对不遵医行为发现不及时、患者极度不配合分别占10.22%、8.47%、2.04%、5.69%,其他原因占3.36%。结论:加大宣教力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对欲发生不遵医行为的患者进行早发现、早干预,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性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0%,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手术3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L组于气管插管前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气管导管前端,C组涂布等量凡士林。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补液总量。记录麻醉前(T1)、拔管前2 min(T2)、拔管时即刻(T3)、拔管后2 min(T4)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2组T3时点与T2时点的SBP、DBP、HR差值(△SBP、△DBP、△HR),并计算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结果 L组T3、T4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L组△SBP、△DBP、△HR及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插管前气管导管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术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0.
2001年至2006年唐山市6所医院论文发表情况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心田  李金玉  孟笑梅 《河北医学》2009,15(12):1509-1511
1资料与方法 1.1统计方法:以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1年至2006年唐山市6所医院发文总数、核心期刊发文数、基金发文数及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