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唐秉航  张晓东  李良才  李芳云  黄晖  黄德成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80-1184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分析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56层CT冠脉成像(CTA)评判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40例,分别依次完成256层CT冠脉及冠脉造影(CAG),对比分析"罪犯"血管内"罪犯"斑块处的CT值及CAG的表现。结果以临床诊断以及CAG影像表现为标准,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心绞痛病人的"罪犯"血管及"罪犯"斑块,其检出率为100%,均能完成CT值的测量及CAG测量。CT测量病变狭窄程度:UAP组"罪犯"斑块处血管狭窄率为(77.17±12.86)%,SAP组"罪犯"斑块处血管狭窄率为(82.30±6.16)%。病变的狭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罪犯"病变斑块的CT值方面:UAP组"罪犯"斑块CT值为(78.70±36.79)Hu,SAP组"罪犯"斑块CT值为(180.63±86.14)Hu。UAP组"罪犯"病变斑块的CT值较低,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CT冠脉成像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检出冠脉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能较准确地对斑块密度做出定量的诊断,间接反映CHD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14.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2例的MSCT表现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属于输尿管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临床少见,约占输尿管肿瘤总数的不到1%,术前诊断困难.笔者就本院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探讨,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CTA资料.组1:心脑血管联合CTA(n=17),应用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一站式扫描;组2:冠状动脉CTA(n=20):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组3:常规颈脑血管CTA(n =20).分别测量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蝶鞍层面)图像CT值与图像噪声;采用4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3分法评估颈脑血管图像质量;分别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图像CT值与噪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1与组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组1与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结果 组1与组2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27±50)、(426±86) HU]、噪声[分别为(30±9)、(31±9)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8、-0.325,P值均>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组1与组2均满足诊断需要冠状动脉节段,优良分别达到98.1%( 202/206)、99.6%(244/245);两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72,P>0.05).组1与组3颈总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74±70)、(348±81)HU]、椎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47±83)、(328±66)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43、4.869,P值均<0.05);颈内动脉(蝶鞍层面)CT值[分别为(370±92)、(367±97)H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组1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1分1例,2分14例,3分2例;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2分7例,3分13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6,P<0.05).组1、组2、组3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0±0.8)、(3.1±0.4)、(5.0±0.3) mSv.结论 256层螺旋CT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图像质量,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对比剂使用少、辐射剂量低、客观和重复性强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评估冠状动脉与颈脑血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异同。方法入选112名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重建237枚支架,评估再狭窄情况。结果 237枚支架中发现33例再狭窄;256层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93.94%,特异性为91.18%,阳性预测值为63.27%,阴性预测值为98.94%,其中植入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内支架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植入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可作为植入于左主干、前降支近中段内的单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芳云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0):753-753,757
<正>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美容效果成为外科医师的追求。2010年4月我们于青海省内首先开展了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手术,至今共行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产生了积极而正面的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多器官损害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多器官损害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可见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1例可见巨细胞星形细胞瘤;5例可见双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可见双肾多发囊肿;2例出现肝脏多发错构瘤;2例出现肺淋巴管肌瘤病;1例出现骨骼斑点状硬化。结论 CT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是诊断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隐睾合并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腹部隐睾肿瘤患者的MSCT表现及血供特征。结果 7例中5例肿块位于右侧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腹膜外。CT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密度多不均匀,1例内部较多"条网"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4例瘤体内可见"索条"状纤维血管分隔;多平面重组(MPR)或容积再现(VR)重组示肿块长轴多与睾丸下行途径一致,1例毗邻腹股沟管内口肿块可见"指"状突起;血管成像可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为同侧睾丸动脉,2例显示睾丸静脉引流;同侧精索结构均未见显示。结论腹部隐睾肿瘤有一定影像学特征,MSCT与后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是术前定位定性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95岁.被发现行走变慢3 d,伴有精神食欲变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未口服降压药、无外伤史颅脑CT平扫示“左侧侧脑室出血”(图1),以脑出血收入院治疗.头颈部CTA未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颈脑血管狭窄(图2),但发现左侧椎动脉缺如,左侧颈-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该吻合血管起源于左侧颈外动脉,沿途发出左侧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之后主干继续向背侧弯曲在寰椎水平经枕骨大孔入颅,并与右侧纤细椎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图3,4),诊断为Ⅱ型永存寰前节间动脉(proatlantal intersegmental artery,PIA)合并同侧椎动脉缺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