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5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观察嗜人按蚊是否存在"同期突增"和"同期突发"现象,以期探讨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方法在浅山区约2 km2范围内,选择位于不同山沟内相互隔离的3个自然村,采用室内全夜灯光诱捕法,观察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是否存在"突增突发"现象. 结果嗜人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存在"突增突发"现象;中华按蚊未出现这种现象. 结论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和比较超声引导下压迫法 (UGCR)和注射凝血酶法 (UGTI)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PS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临床特征 ,以及序贯接受UGCR和UGTI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在彩色多普勒确定PSA后 ,UGCR法是用手压迫、加压包扎载瘤动脉近端和PSA颈部直至PSA瘤腔中血栓形成 ;UGTI法是超声波引导下将 18~ 2 0G针经皮穿刺使针头进入瘤腔内注射猪凝血酶。均于术后 2 4h、5~ 7d超声波复查。结果 :11例首次接受UGCR法治疗者中 4例成功 (首次成功率 36 .4 % ) ,5例接受重复压迫后有 1例成功 ,总成功率为 4 5 .5 % (5 / 11) ;UGCR治疗成功者的 5例中有 4例股动脉PSA最大直径 <2cm ,其中 2例接受抗凝剂治疗 ;在压迫中 10例有程度不等的局部不适、疼痛 ,有 8例在压迫中因局部疼痛而采用药物止痛 ,有 2例因出现血压增高、心绞痛发作而被迫放弃 ;UGCR治疗失败的 6例中 ,有 1例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 ,5例改行UGTI治疗成功。采用UGTI治疗 15例股动脉PSA ,其中 10例首次接受UGTI治疗有 9例成功 (首次成功率 90 % ) ,6例为经重复UGTI治疗成功 ,UGTI总成功率为 10 0 %。单纯型PSA有 9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 ,而 6例复杂型PSA需 2次或以上重复注射凝血酶。实际注射凝血酶剂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对机体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价UGTI治疗P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微创外科的概念自1984年诞生以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由于其自身瓶颈难以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大型手术。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目前机器人已逐渐应用到心胸外科、普通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本文就机器人外科的历史及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并对机器人外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光镜下观察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484张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肿瘤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使用关联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神经浸润与淋巴结转移、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侵犯胆管壁程度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总发生率为90.38%(47/52);高、低及未分化腺癌间神经浸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浸润发生率与患者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胆管壁浸润程度有关(P0.01)。肿瘤浸润神经主要有4种方式,其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Ⅱ型Ⅲ型Ⅳ型Ⅰ型。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1.04,P0.01)。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神经亲嗜性,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有多种浸润方式,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肿瘤是否浸润神经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侵犯胆管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 (STS)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及蛋白的影响,探讨尼古丁所致内皮细胞纤溶紊乱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3~6代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STS组,STS组分别以20、50、100μmol/L STS预处理细胞30 min,再与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PA与PA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PAI-1 mRNA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0.05);不同浓度STS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尼古丁组降低(P值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以100 μmol/L STS组作用为著,但PAI-1 mRNA与蛋白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间t-PA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TS通过阻断蛋白激酶C通路的信号传导可部分减弱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8.
目的验证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系统远程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将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系统的主从手分开,主手放置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实验室,从手放置在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现火箭军总医院)机器人外科实验室。在天津操作手术机器人主手,通过因特网远程控制北京的机器人臂(从手)进行远程猪胆囊切除、胃穿孔修补、肝脏楔形切除术。检测机器人远程进行切除、缝合、打结、止血等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天津至北京距离118 km。结果本次动物(猪)实验完成远程胆囊切除、胃穿孔修补、肝脏楔形切除术,为国内首次动物腹部外科远程手术成功案例。胆囊切除手术时间为50 min,出血5 nl;胃穿孔修补手术时间为20 min,出血0 ml;肝脏楔形切除手术为30 min,出血15 ml。顺行法切除胆囊,先解剖胆囊三角,显露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离断胆囊管后,顺行剥离胆囊浆膜,注意避免损伤肝脏及右肝管、右肝动脉。胃穿孔修补采用2-0慕丝线行全层间断缝合术,共缝合3针。肝脏楔形切除肝叶边缘大小约2 cm×1cm肝组织。术中无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手术过程有延时效应,延时平均小于250 ms,机器人手术系统无明显抖动等不良状况,实验顺利完成。结论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顺利完成腹部外科远程手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人28例,选择同期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21例作对照。比较两组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机器人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完成率100%;与开腹组相比,机器人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自主排气时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与开腹组术后结石残留率(10.7%比14.3%)和胆管炎复发率(17.9%比1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和比较超声引导下压迫法(UGCR)和注射凝血酶法(UGTI)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临床特征,以及序惯接受UGCR和UGTI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男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5±5.2)岁.发现股动脉PSA至接受治疗为平均(2.6±3.7)d,PSA平均直径(3.5±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