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ESM)定量分析对于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可疑恶性肿块行CESM检查的177例患者临床影像资料.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良恶性肿块强化程度(%RS)和强化曲线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CESM...  相似文献   
52.
53.
54.
胆道支架覆膜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胆道支架覆膜在保持胆道管腔通畅、提高引流效果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支架覆膜材料的发展,覆膜与抗癌、抑癌,覆膜与胆泥形成及支架覆膜后的利弊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5.
肝脏介入治疗的开展现在已经很普及,但利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造影治疗的却不多。旋转DSA技术,从理论上能够多方位显示肝脏供血动脉血管解剖,对了解血管走行与分布,指导医师插管操作及了解病情,比普通DSA提供了更多信息。本文探讨该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用显示子检查不同胃型胃排空时间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胃型胃排空的对比研究,方法:1200例不同胃型健康志愿者,口服实验餐并连续观察显示子由胃排出的数目。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瀑布型胃的胃排空与其它胃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瀑布型胃属于一种潜病理(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O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钙化形成的关系。方法根据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有无及数目的多少(20枚),将93例乳腺癌分为无钙化组、少量钙化组、大量钙化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OPN、ON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微钙化的关系。同时,选取3例含微钙化的乳腺癌组织行组织病理连续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切片显示:钙化不仅出现于坏死灶内,生长活跃的癌细胞巢内及周围组织同样可见颗粒状钙化;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生长活跃的乳腺癌细胞胞质内可见深电子密度的钙盐颗粒;乳腺癌组织中OPN、ON高表达(79.6%、77.4%)且与钼靶片中微钙化的出现相关,随着钙化数目的增多,两者表达程度逐渐增强,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54、5.540,P值均〈0.05);多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38、7.659,P值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钙化周围OPN、ON高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PN、ON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微钙化密切相关。OPN、ON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微钙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8.
我院2002年8月安装使用的西门子Angiostar Plus DSA机器由于电源引起反复死机,故障持续16个月才得以解决.笔者就其维修和设备改进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中药清肝化瘀口服液对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CD3、CD4、CD8及甲胎蛋白(AFP)、患者临床综合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PHC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CE+中药组和单纯TACE组;TACE+中药组于TACE术后第2天给予清肝化瘀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持续4w,于4w末再次采集清晨空腹血10ml,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4w静脉血中NK、CD3、CD4、CD8及AFP水平,观察患者病灶变化、肝外转移及卡氏功能状态(Karno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TACE+中药治疗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TACE组,KIX5评分也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TACE+中药组治疗后肝外转移率26.7%,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的肝外转移率43.3%。结论清肝化瘀口服液配合介入治疗肝癌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例1女,34岁。因发现左乳肿物5个月入院,无压痛,不伴发热。外科检查:双乳外观未见异常。左乳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em×3em,质硬,表面不光滑,界欠清,与皮肤粘连,腋下可触及一2cm×2cm大小的肿大融合淋巴结。右乳、右腋下及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曾于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计算机X线(CR)乳腺摄影示左乳头无内陷,皮肤无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