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氟达拉宾的药物学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怀平  卜书红  李方 《北京医学》2004,26(5):351-353
氟达拉宾(Fludarabine,F-ara-A)是一种氟化腺嘌呤类似物,其分子结构为9-β-D-阿拉伯呋喃糖-2氟腺苷-5′-单磷酸,即氟化阿糖腺苷.氟达拉宾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对分裂期和静止期的淋巴细胞都有选择性抑制作用.F-ara-A对提高B细胞型恶性疾病的疗效起重要作用[1].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较小的剂量即可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F-ara-A可加强阿糖胞苷的活性代谢物Ara-CTP的积累,用于急性白血病.另外,移植者可使用F-ara-A加强免疫抑制.在国际CLL药品市场中,F-ara-A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但国内应用甚少.我们就此药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内窥镜Nd:YAG激光治疗消化道息肉(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陈明伦 《江苏医药》1995,21(5):345-345
我院于1992年11月~1993年11月采用经内镜同光路氦氖激光瞄靶掺钕镜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消化道息肉10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2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54例,女48例,年龄25~74(平均49.5)岁。就诊主诉上腹疼痛、不适者80例(78.4%),消化道出血者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正准率。方法对2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价值。结果16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心脏、2例位于膀胱、2例位于胸腔近膈顶处、1例位于肝门区。以囊实性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及CT平扫肿瘤信号及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17例肾上腺髓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显像阳性率为88.2%(15例);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99Tc^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者,6例阳性。结论CT、MRI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31I-MIBG显像有定性价值,^99Tc-octreotide显像可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4.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PCR-EB),用^32P HBV DNA斑点杂交和免疫印迹试验证实其特异性,并与国外试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R-EB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敏感性与国外报道类似,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各型肝病患者血清PCⅢ,HA,Ln RIA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后期重要的病理改变最终叮导致肝硬化。由于肝纤维化早期可被降解逆转,因此慢性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肝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寻找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为临床提供一种既敏感,又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放免法对147例肝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含量,旨在分析探讨其对肝损伤肝纤维化时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肝炎诊断按1990年5月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正常人组共104例(男65,女39)均为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37.3岁(21~57岁)。147例患者均是我院的住院病人,急性肝炎(CAH)39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54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Ⅱ)29例,肝炎后肝硬化(LC)25例。排除肾脏、结缔  相似文献   
16.
神经根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神经根撕脱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探讨在该条件下运动神经元死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体重200-300g,撕脱右侧臂丛C5-T8神经根,术后动物存活3d、5d、1周后取C5-C8节段脊髓,对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c-jun免疫组化、中性红和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计数脊髓前角NOS阳性运动神经元及存活运动神经元数目,以非损伤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为100%,计算百分比。结果:神经根撕脱3d、5d、1周后,损伤侧脊髓前角NOS运动神经元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74%±0.59%、24.83%±6.73%、51.16%±8.67%。神经元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3.00%±4.32%、93.67%±5.27%、89.83%±2.65%;c-Jun从撕脱术后3d就有表达,5d后表达开始减少。运动神经元形态变化不明显。1周时偶见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偏位,但核膜清晰,核仁尚存,染色体固缩。结论:脊神经根撕脱1周内,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OS表达递增,c-Jun表达递减,运动神经元开始死亡。NO/NOS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反应,促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头孢克洛(cefaclor,CCL)为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临床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为目前国外应用较广泛的口服头孢菌素。我院小儿临床使用以进口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主,因其价格昂贵,小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院开发研制了头孢克洛口服混悬剂(cefaclorfororalsuspension,COS),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进行了该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并预测其有效期。仪器与试剂 1试剂与试药:头孢克洛标准品由美国ELILilly公司提供,头孢克洛样品由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院发热门诊在18天之内共接诊了1605人次的发热病人,最终确诊为SARS的病人有12例.以下就我院所诊治的发热病人的病因学进行分析,并探讨SARS与常见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及针对不同病因发热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张顺国  李方  唐跃年 《中国药房》2003,14(3):175-176
目的 :建立阿昔洛韦软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膏中阿昔洛韦的含量 ,考察湿度、光照及温度对阿昔洛韦软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为C=9 310×10-3A +0 159 ,r=0 9999(n=6) ;线性浓度范围为0 6~19 2μg/ml ;回收率为98 51 % ,RSD=0 42 %。阿昔洛韦软膏对湿度和强光照射不敏感 ;于40℃、60℃和80℃温度下放置10d ,其标示量分别为98 36 %、98 47 %和98 26 %。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该制剂对强光照射不敏感 ,室温保存稳定。  相似文献   
20.
肺气/灌注显像与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Lung perfusion/ventilation scintigraphy.Q/V)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定性及定位诊断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例PE患者的肺Q/V显像(35例次),并与CTPA(31例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Q/V与CTPA定性诊断符合率91.3%;定位诊断符合率53.37%;治疗前肺Q/V提示大面积肺栓塞的4例急性PE患者行溶栓治疗.1例CTPA提示大面积肺栓塞的急性PE患者行溶栓治疗:PE患者溶栓治疗后4例复查肺Q/V及2例复查CTPA、抗凝治疗后3例复查肺Q/V及2例复查CTPA结果显示受累肺段的改善情况与溶栓治疗疗效、与患者症状改善相一致。结论肺Q/V与CTPA定性诊断PE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定位方面存在差异.CTPA与肺Q/V存在互补关系。但尚无法取代肺Q/V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