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提要】 根据GenBank中细粒棘球蚴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 并在起始密码子前加上Kozak 序列(CCACC),提取细粒棘球蚴(内蒙株)的原头蚴总RNA,RT-PCR扩增目的基因。回收其纯化的产物克隆到 pMD19-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克隆到的FABP基因cDNA序列长402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33个氨基酸。FABP基因cDNA亚克隆到pcDNA3.1(+)中,构建核酸疫苗pcDNA3.1-FABP-NM, 经测序验证, 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我科情况,总结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加强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爱护自己的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制环甲膜穿刺装置,研究其对战伤、车祸、咽喉部肿瘤造成的上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利用环甲膜穿刺装置对268例上呼吸道梗阻、33例猝死的患者进行环甲膜穿刺置管术通气、高频供氧等临床的紧急救治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给氧、吸痰、气管内给药均成功顺利。结论:环甲膜穿刺装置适用于平战时负伤发病现场对严重的上呼吸道阻塞及心肺复苏时的紧急救治,安全、微创而有效,该装置携带方便,操作快速、简单,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4.
蒙药开发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伟 《航空航天医药》2004,15(2):128-128,F003
蒙药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古希腊、印度、波斯医学及中药、藏药等精华,结合蒙古民族长期同恶劣环境斗争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草原医药体系。除了我国的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外,在俄罗斯、波兰、英国、法国、德国等地及中东地区,也有人保留着服用蒙药的习惯。蒙药取自然动、植物及矿物质,内蒙古大草原、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昼夜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脾切除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 ,以及巨脾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脾脏切除术合理性的免疫学基础。方法 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 ,术前检测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CD2 0 )及NK细胞 ;白介素 2(IL 2 )和白介素 10 (IL 10 ) ;γ干扰素 (IFN γ) ;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及补体C3、C4。脾切除术后 1周、1月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切除的巨脾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检测CD3 、CD8 、CD2 0 、CD6 8 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 ,与正常脾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①脾切除术后 1月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均升高 (P <0 .0 5 ) ,IgM、IgA呈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②脾切除术后 1月IL 2、IFN γ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正常人 ;IL 10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人。③脾切除手术前后外周血CD4 、CD8 、CD4 /CD8 、CD2 0 细胞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仅CD3 、NK细胞术后 1月明显升高 (P <0 .0 1)。④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正常脾脏比较 ,CD3 、CD8 、CD2 0 、CD6 8 细胞数均减少。结论 经部分免疫学指标检测 ,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脾切除术能使门脉高压症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6.
病例男,17岁。因头顶部烧伤创面不愈14年,伴头痛、呕吐一月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颞顶部肿物10cm×8cm×4cm,质地较硬,中心破溃呈烂鱼肉状,有少许血性分泌物,触之易出血。颅CT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界限较清楚,6cm×5cm,右侧脑室后角消失。病理诊断:鳞状上皮癌。其它情况:头顶部为上皮样组织覆盖,面积20cm  相似文献   
77.
VEGF表达及MVD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及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5 0例HCC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为癌细胞胞浆棕黄色着色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HCC的MVD范围 / 32~ 2 32 ) / 0 .74mm2 ,平均 (14 8.5± 5 3.2 ) / 0 .74mm2 。HCC的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是否完整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患者年龄、HBsAg是否阳性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VEGF阴性表达及少血管组 (MVD <14 8)预后显著优于VEGF阳性表达及多血管组 (MVD≥14 8)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4 6个月 ,多血管组为 12个月 ,(P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8.
共济失调型格林—巴利综合症3次再发1例报告宁夏自治区医院神经科李志伟,石志敏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的再发国内报道较多,然而表现为共济失调的GBS再发3次尚属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患者,男,52岁,1993年3月感冒后出现双手、足麻木,10天后又...  相似文献   
79.
烧伤后并发化脓性耳骨膜炎一例李志伟邢继平王著军佟新张金发病例男,16岁,因面部、右耳、双手、双小腿烧伤,创面不愈46天入院。伤后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面部、四肢烧伤,烧伤总面积10%,深Ⅱ度。给予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抗炎治疗,烧...  相似文献   
80.
联合应用双自杀基因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应用对 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入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胰腺癌细胞SW1990,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SW1990/CD tk,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5-Fc或/和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SW1990/CD tk和SW1990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的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c或GCV均能对转染阳性的胰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联合应用可以在较小的剂量下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当阳性细胞比例达到20%时即可对半数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胰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