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22.
目的 通过对54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的分析,探讨术前临床分期和B超检查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54例手术病例,根据妇检、诊刮和B超结果进行手术分期,术后以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术后分期。结果 术前临床分期(Ⅰ期49例)和术后病理分期(Ⅰ期48例)无统计学差异。B超判断子宫肌层浸润的敏感病54.8%,特异度91.6%。29例行淋巴结切除术病例,有2例淋巴结阳性。结论 临床分期及B超有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1993~2006年收治的73例经手术治疗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外阴扩大切除或广泛性切除13例,外阴广泛性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55例,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5例。结果:73例手术病人中Ⅱ期47例,3种手术方式的Ⅱ期外阴癌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13例,广泛外阴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例,其3年生存率为11%,广泛性外阴切除+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例,其3年生存率为0%,广泛外阴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广泛性外阴切除+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临床分期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明显。临床分期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差别,Ⅱ期病人应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Ⅲ期病人对以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24.
卵巢癌的治疗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予后仍是捉摸不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像宫颈癌那样早期有效的诊断方法。临床在治疗前确诊为IA期(IFGO分期)者为数太少,多半患者在治疗前已经呈腹膜扩散。  相似文献   
25.
食道癌根治术后颈部食道胃吻合口狭窄虽已引起多数作者重视。本文随访报告2例: 例1,男性,48岁,1981年10月行中段食道癌根治切除、颈部食道胃吻合术,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长期吞咽困难,造影示吻合口内径仅2mm,除明显消瘦外无复发及转移证据。1982年4月20日手术探查示游离粘连,切除原切口疤痕挛缩部分长约2cm,病理检查为疤痕组织。随访13个月患者可进普食,适应正常工作,吻合口通畅。  相似文献   
26.
对已经治疗过的卵巢癌患者,必须确定其病变是否还存在,有无扩散。临床已无病变证据(NED)的患者,是否有隐匿性病变存在。临床有病变证据的患者(ED),需要进一步寻找隐匿性病变,以指导合理的治疗。即是说,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需要重新估计分期。  相似文献   
27.
念珠菌性阴道炎,也称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疾病,一个妇女一生中很可能发生一次念球菌性阴道炎,大多数一经治疗既可治愈,但少数妇女反复发作,治愈后短时间内易复发,难以根治。反复的外阴骚痒、灼痛感及白带增多使患者精神烦躁,情绪改变,影响了妇女的健康和生活。本文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我科门诊诊治的76例复发性念球菌阴道炎患者可能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陈锐  周琦  董志红  李庭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65-4667
目的:分析滋养细胞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及效果。方法:对1990~2008年收治的18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1.8岁,126例患者行单纯化疗,54例患者行化疗加手术治疗。75例绒毛膜上皮癌的治愈率是79.45%,105例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是90.47%。结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首次化疗规范、足量并坚持巩固化疗,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影响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30.
多因素造成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过程,对肿瘤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肿瘤的发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对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各型增生的关系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