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129篇
药学   14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重点分析手术入路与小切口、小骨窗切除肿瘤手术技巧。方法:总结2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的经验。结果:全部均经枕下乳突后小“∫”字形入路,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重度面瘫1例,轻度面瘫6例,术后呛咳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经小切口小骨窗能够将肿瘤全部切除并保护神经功能,取得长期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经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全部患者肌皮瓣存活,外观满意,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注意观察肌皮瓣情况及有无逆行性感染发生,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
医用外科口罩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气溶胶阻留效果。方法采用人工发生细菌气溶胶和定量空气采样方法进行了过滤效率测试。结果2004年国内某企业生产的口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平均过滤效果达到98%,依照标准规定合格率达到100%。2005年抽检国内5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其中有4个企业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合格率达到100%。2006年抽检国内6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只有1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2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不合格。结论连续检测2004~2006年12个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其对细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全部达标的企业只有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94.
用粘质沙雷菌试验评价Ⅱ级生物安全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 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 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 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 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 DSA可以清晰显示蔓状型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达到影像治愈;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动态空气洁净效果,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监测,观察其对手术室实际除尘的效果。结果,在启动空气净化器0.5~2.5 h内手术室空气中平均中值直径大于0.5μm尘粒数为3811484.1个/m3,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十万级洁净度标准。在手术进程不同时段手术室空气中尘埃颗粒数逐步下降,从净化后0.5~2.5 h内平均除尘率达到77.85%。实验组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和总尘粒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室内空气中各种粒径范围的颗粒构成情况无差别,以小于5μm尘粒为主,占室内空气中总尘粒数的96.57%。结论,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对手术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粒子具有一定净化效果;净化质量可达到十万级洁净度标准。  相似文献   
97.
背景: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放疗手段,随着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和CT、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逐步完善,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得到进一步应用。目的:评价CT导向下留体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技术特征。设计: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4-01/2005-0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1例,共26个病灶,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方法:在CT导向下将^125Ⅰ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125Ⅰ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病灶中心选择较大活度的粒子,病灶边缘及重要器官附近选择较小活度的粒子,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植入粒子后病灶大小变化。结果。①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2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②每个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③11例14个病灶随坊5-7个月,植入后平均病灶大小明显小于植入前(1.84cm比3.41cm,t=5.723,P〈0.001);10例12个病灶随访8-10个月,植入后平均病灶大小也明显小于植入前(1.96cm比3.43cm,t=5.5778,P〈0.002)。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晚期舌癌患者行全舌切除的舌癌联合根治术,在此同时制备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胸大肌肌皮瓣,行全舌及口底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半年内癌肿局部复发死亡2例,其余5例随访至撰稿日未见复发,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误吸.5例患者均对术后舌修复的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晚期舌癌术后的全舌及口底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再造舌的形态及功能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
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MRI及MRA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探讨MRI及MRA在诊断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VM)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患者头颅MRI及MRA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病变位于皮质下10例,颞叶、额叶、海马区域5例,供应动脉为大脑中动脉11例,大脑前、后动脉4例。10例可见明确的脑血管畸形直接征象、供应动脉或引流静脉。8例可见其间接征象一合并出血或脑软化等。全部病例均经脑血管造影(CAG)或手术病理证实。讨论 AVM在磁共振检查中具有较特征性表现,MRI及MRA综合分析可对AVM作出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5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术围术期护理情况。认为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和术后游离皮瓣监护、负压引流护理等对协助该项手术成功起重要作用,强调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利于皮瓣成活的因素是护理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