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 属:通嘱咐之"嘱".例:"濒行属余刊印,以公同好."(《串雅内编·重校刊串雅内编小引》)——他临行时嘱托我将此书刊印,把它公之于志同道合的人.孰:通熟悉之"熟".例:"孰知其意,恩方智极."(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熟知它的意义,便思路广阔,智慧就能充分地发挥了.菀:通郁积之"郁".例:"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会因大怒而上冲使经脉之气阻绝不通,血流郁积在上部,使人发生暴厥的病.  相似文献   
22.
作者通过100例乌鲁木齐市出土的颅骨和对一些尸体垂体腔的直接观测,提出了垂体腔积的计算公式[V_l=1/2πabH(1 N)(2-N)],用这公式计算垂体腔的体积是  相似文献   
23.
<正> 有:通副词“又”。例:“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甲乙经》序)——它的理论广泛而深刻,然而论述的多,具体的治法少,又没有按次序编排。并:通屏弃之“屏”。例:“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而于针灸则并而弃之。”(杨继洲《诸家得失策》)——为什么众医家的技术都是使用药物,而把针灸排除在外。诀:通“决”,疏导也。例:“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沿着五脏的俞  相似文献   
24.
作者通过100例乌鲁木齐市出土的颅骨和对一些尸体垂体腔的直接观测,提出了垂体腔体积的计算公式[V_L=1/3 πabH(1+N)(2-N)]。用这公式计算垂体腔的体积是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25.
<正> 支:通肢体之“肢”。例:“今闻四支不能用,瘖而未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现在听说病人的四肢不能活动自如,已经不能说话,但还没有死。见:通显现之“现”。例:“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因此五脏六腑的气和味,都是来源于胃,从气口反映出来。矢:通屎尿之“屎”。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矢”之误。)”。(《素问·咳伦》)——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央:通遭殃之“殃”。例:“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过多地  相似文献   
26.
我院于lop年1月一1998斗3月,共收治老年肺心病Zll例,死亡34例,病死率达1611%。为进一步提高对肺心病的死因及其防治的认识,现就本组H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降低本病的病死率。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4例,女10例。年龄60-92岁,平均68岁。病程7-28年,平均14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标准。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诊断标准按参考文献卜]。2.并发MSOF的发生率:呼吸衰竭32例,占94%;循环衰竭28例(右心衰28例,其中合并休克2例),占82%;中枢衰竭力例(肺性脑病17例,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  相似文献   
27.
<正>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往往不只有一个意义。当它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时,其中有一个应该是本义,其余的大都是引申义。所谓本义,就是词本来的意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就其引申的方式来说,有以下几种: 1.串连式的引申即本义引申出甲义,甲义又引申出乙义,  相似文献   
28.
<正> 第三讲语序(三) (二)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作宾语前置古医书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安”,“恶”、“胡”、“焉”、“奚”、“曷”等,这些词中的任何一个在疑问句小作宾语,一般都前置。这种提前的句式是:“主语——疑问代词(宾语)——动词(谓语)”。例如: (1)“苟或血病写气,气病写血……咎将谁归。”(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或问》)  相似文献   
29.
<正> 二判断句式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在谓语的前面加判断词“是”来表示。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式可分两种,一种是有判断词的判断句式,一种是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式。 (一)有判断词的判断句式:古医书中的判断词主要有“乃”“为”“即”“系”“是”。其作用是在句中和后面的词语组合成判断合成谓语,对前面的主语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①葛根乃清散之药(《医林改错》)。  相似文献   
30.
<正>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或假借字,是指意义不同的两个字,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将甲字借作乙字。如“输”是输送之输,“俞”是俞穴之俞,二字意义完全不同,可是由于二字读音相同,所以古人在书写时常用“输”字代替“俞”字使用。《扁鹊传》中:“因五脏之输”即是一例,这里的“输”便是“俞”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医籍中非常之多,若望文生义,便格格不入,实为阅读古医籍的一大障碍,尤其是青年读者更为感到困难。故此,我们从有关的古代医药书籍中择出习见者凡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