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联合放射增敏剂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放射增敏剂应用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国内临床研究文献的分布情况,并评价现有文献的质量.方法 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并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Jadad评分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纳入的78篇文献中,仅有7篇文献标明有基金支持;甘氨双唑钠、氟尿嘧啶类和马蔺子素三类...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安徽省食管癌死亡的最新态势,安徽省完成了1990-1992恶性肿瘤死亡回顾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全死因的第二位,较1974-1976年明显升高,1990-1992年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为17.99/10万,居全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23.
加强农村预防保健是我国卫生事业“八五”计划和今后十年的发展战略重点之一,而计划免疫是提高农村预防保健的关键措施。今年三月份,世界卫生组织派员来合肥地区检查,合肥市通过了 WHO规定的以县为单位“四苗”覆盖率达85%  相似文献   
24.
迄今为止,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病人心理状况的研究报道尚少,-ti放疗本身的副作用亦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为此,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旨在探讨肿瘤放疗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l.l研究对象以1996年4~6月在安医大附院放射肿瘤科接受首轮放射治疗的全体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查207例,剔除危重反不合作病人,实查196例,应答率94.69%。].2调查项目和资料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25.
疟疾引起肝脏损害,早在60年代国内已有报道,但引起严重肝损害临床少见,近年我们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病史资料5例在当地医院均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均经一般保肝治疗无效转来我院,女4例,男1例,年龄2~7岁,其中1例入院前1个月有典型“疟疾”病史,其它4例均有不规则发热、纳差、尿黄症状,体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确诊的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结合p53基因治疗)10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10例,治疗组每周五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1次,共4~5次,两组患者放疗剂量和放疗方法相同,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盆腔CT或MRI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治疗组10例,CR 6例(60.0%)、PR 3例(30.0%),有效率90.0%;对照组10例,CR 2例(20.0%)、PR 1例(10.0%),有效率30.0%,其中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vs 30.0%,双侧P=0.020,单侧P=0.010)。毒副作用治疗组除9例一过性低热、10例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外,余毒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而且相较于单纯调强放疗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图像与锥体束CT(CBCT)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摆位误差,验证超声图像引导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癌初治的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IGRT),每次放疗前分别行B超与CBCT验证,并分别记录每次前后、左右和头脚方向上移位的偏差.结果 B超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49±3.65)、(3.05±4.47)、(2.86±4.30)mm.CBCT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55±3.09)、(2.68±3.80)、(3.57±4.61)mm,比较2种方法在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亦可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无电离辐射、系统误差小、可实时纠正.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图像与锥体束CT(CBCT)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摆位误差,验证超声图像引导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癌初治的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IGRT),每次放疗前分别行B超与CBCT验证,并分别记录每次前后、左右和头脚方向上移位的偏差。结果 B超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49±3.65)、(3.05±4.47)、(2.86±4.30)mm。CBCT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55±3.09)、(2.68±3.80)、(3.57±4.61)mm,比较2种方法在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亦可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无电离辐射、系统误差小、可实时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