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止泻散外治小儿腹泻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春姬 《吉林医学》2006,27(9):1069-1069
目的:观察止泻散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止泻散外敷神阙穴,对照组常规静点磷霉素以及口服调节胃肠道的药物,对18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根据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运用止泻散外敷神阙穴,做到全方寒热并用,消运同施。本方法简便易行,用药经济合理,无副作用,又易为患儿所接受,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连续14天。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着,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3.
104.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亚型,是由于颈椎肥大增生,增生的骨质突入椎动脉管,压迫椎动脉或使椎动脉官腔狭窄,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本文对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间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1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用TCD检测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李光吴  全红梅  朴春姬 《吉林医学》2009,30(23):3006-3007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灵、血塞通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和依达拉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14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6.
儿童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织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常见呼吸道疾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从治重肺肝、调气化痰,救其萌芽、截断发作,调补脾肾、培根固本等三个角度进行了治疗探索。  相似文献   
107.
笔者通过临床经验,研究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最佳路径。认为抽动障碍是以外风引动内风,肝风肉动为基础,夹有脾虚失运、痰浊内扰、心火亢盛、肾阴弓虚、肺虚外感等兼症,治疗宣以甲肝熄风为主,同时配合健脾、化痰、安神、补肾、宣肺等治法,可作为今后发展治疗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电离辐射诱导pEgr-hPTEN 表达增强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hPTEN体外稳定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对恶性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携有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的表达载体pEgr-hPTEN转染人胶质瘤SHG-44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EN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及生长曲线测定稳定转染联合0~10 Gy X射线照射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结果:SHG-44-hPTEN稳定转染细胞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可被辐射诱导增强,5 Gy以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照射后第8天稳定转染不同剂量组细胞数仅为稳定转染0 Gy假照组的30.0%~50.0%和未转染0 Gy假照组的7.7%~13.0%;稳定转染不同剂量照射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稳定转染0 Gy假照组的1.5~2.3倍、未转染照射组的1.9~4.4倍及未转染0 Gy假照组的3.4~5.1倍。 结论:体外基因-放射联合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克隆小鼠干扰素γ(IFN-γ)编码区cDNA序列并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以小鼠脾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全长IFNγcDNA,与pGEM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测序,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小鼠IFNγ 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并构建了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IFNγ的cDNA序列,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