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评价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治疗肝癌的短期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7例肝癌患者,采集患者本身或其亲属的外周血,体外培养诱导产生高活性NK(HANK)细胞,在第14、15和16天进行静脉输注,连续3次输注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接受至少1个疗程的治疗。分别于每疗程治疗前及疗程治疗结束后3周取患者外周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经HANK细胞治疗后,17例肝癌患者PR 2例,SD 8例,PD 4例,失联3例;缓解率为14.3%,疾病控制率为71.4%;HANK细胞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17例患者并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体NK细胞免疫治疗可缓解病情且安全无副作用,在肝癌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是一类针对肿瘤细胞中EGFR的异常活化而开发的肿瘤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带有EGFR敏感突变的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先天性以及获得性耐药严重制约了该类药物的使用。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自噬(autophagy),作为一个细胞编码的高度保守的应对压力的存活机制,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药物的耐药密切相关。EGFR的激活可以通过多条通路调控自噬。EGFR-TKI也可以诱导自噬,且自噬在EGFR-TKI的治疗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EGFR-TKI诱导的自噬是肿瘤细胞的一个保护机制,联合使用自噬抑制剂可以增强药物的细胞毒性效果;同时还有研究证明EGFR-TKI诱导的高水平自噬可以在凋亡缺陷的细胞中造成自噬性死亡,这种情况下联合使用自噬诱导剂则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调控自噬以提高EGFR-TKI的治疗效果是一个颇具前景的治疗方案。本文对EGFR-TKI和自噬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了阐述,并对自噬在EGFR-TKI类药物对肺癌的治疗和耐药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设计联合方案提高EGFR-TKI的抑制效果,降低耐药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3.
104.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编码肌小节蛋白或肌小节相关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目前肥厚型心肌病已成为青少年猝死的头号病因,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死亡率更高,诊治更加困难。现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角度出发,对以往及近期有关的治疗手段尤其是介入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生晒参与红参体外免疫增强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了了解生晒参与红参体外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两种参对PBMC体外增殖反应和ELISA方法对诱导细胞历子水平的测定。结果 生晒参和红参能明显促进PBMC的体外增殖。两组相比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并诱导高效价的细胞因子。特别是生晒参对PBMC的增殖反应及诱生PBMC高分泌IFN-γ尤为突出。结论 生晒参与红参都为免疫增强剂,但免疫调节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6.
107.
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SA检查诊为颅内动脉瘤,但瘤颈、载瘤动脉或产体形态显示不满意的患者11例,行3D-SCTA检查,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全部病例 手术证实。结果:11例术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与DSA均检出14个动脉瘤,漏诊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检出率为93.3%。在DSA检出的14个动脉瘤中,  相似文献   
108.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是在酶免疫结合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新技术。其特点是单份测定、简单、快速、除商品试剂外不需任何仪器设备 ,几分钟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目前已在临床检测中获得广泛应用。现就其检测原理、试剂制作及应用现状和展望作一介绍。一、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的检测原理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的检测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 ,包被已知抗原或抗体 ,加入待检标本后 ,经滤膜的毛细管作用使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与膜上包被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再通过胶体金结合物达到检测目的。根据检测装置的不同可分为金免疫渗滤试…  相似文献   
109.
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笔者对12例胆道梗阻病人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其中,采用自制“Z”型自张式金属支架(EMS)成功地实施经皮经肝或经“T”型管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MBE)治疗者8例。8例中,胆道良性梗阻,“T”型管引流术后2例,胆道恶性梗阻6例。EMBE后,行“T”型管引流者当日即停止外引流;梗阻性黄疸病人症状迅速消失,黄疸逐日消退。术后随访观察1~16个月。胆道发生再闭塞2例(1例经再置入一组EMS及局部放疗后获得再通)。术后3个月无黄疸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无黄疸生存。其中1例已16个月无复发。本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副作用。笔者认为EMBE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比较理想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参加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虚拟手术+手术带教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手术带教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观察组为51.00±3.69分,对照组为48.90±3.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为33.60±2.65分,高于对照组的25.70±2.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分为84.60±6.17分,高于对照组的74.60±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3.50±5.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00±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辅助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